PCB设计中的层叠设计:从电源层到信号层的布局原则
PCB设计中的层叠设计:从电源层到信号层的布局原则
在PCB设计过程中,层叠设计是影响电磁兼容性(EMC)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层叠布局能够有效降低信号干扰,提高电路性能。本文将详细介绍PCB中电源层(POWER)、地层(GND)和信号层的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
层叠设计概述
在PCB设计过程中,首先影响EMC的设计便是层叠的设计。正常情况下,PCB层叠由POWER层(电源)、GND层(地)、信号层组成。POWER层、GND层、信号层的排布顺序以及平面分割,都是影响EMC指标的重要因素。
POWER与GND层设计
POWER层设计要点
PCB设计过程中,电源层的数量一般由电源数量、电源交错程度、电源布线通道大小、电源电流大小以及发热情况来决定。在单一电源的设计中,一个电源层进行单一电源铺铜即可;若是多个电源的设计(在不交错、电源通道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平面分割进行电源设计(相邻层若有关键信号,设计时不可出现跨分割);若是多个电源的设计(交错复杂、载流散热不达标、单一平面层通道瓶颈等情况下),则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源层进行设计。
POWER层设计需要满足的条件:
- 单一电源或多种电源设计不交错
- 关键信号不可出现跨分割现象
- 满足电源设计需求的载流、散热等问题
GND层设计要点
GND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器件层下面(正数第二及倒数第二层)需要有完整的GND参考平面,例如六层板,即为第二层和第五层需要为GND层。
- 关键信号(关键的信号层)至少有一面参考GND层,条件允许最好上下参考平面均为GND层。
- 关键电源至少有一相邻层为GND。
- 若有多种GND,关键信号不可出现跨分割现象
POWER与GND层的平面阻抗问题
- POWER与GND层均存在自身的特性阻抗,但是POWER层的阻抗会比GND层的高。
- 为降低POWER层的特性阻抗,需将关键电源、主电源与其GND层(地回流平面)相邻排布,利用POWER与GND层之间的耦合电容特性,降低其POWER层的特性阻抗。
POWER与GND作为参考平面的区别
POWER与GND层均能作为参考平面(在前面已做过讲解:PCB设计小知识(二)),且都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相对而言,电源层自身存在较高的特性阻抗,与参考电平存在较大的电位势差:从屏蔽效果的角度考虑,GND层一般均做了接地处理,并作为基准电平参考点,其屏蔽效果是远远优于POWER层,所以在选择参考层的时候,优先选择GND层。
信号层设计
PCB设计过程中,信号层的数量一般由单板器件密度、布线空间、特殊处理的信号布线数量、工作频率、传输速率、性能与指标、以及成本来决定;信号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功能的实现,从EMC角度考虑,需要关注关键信号(强辐射信号;易受干扰的弱、小信号)的屏蔽或隔离措施。
层叠排布原则
在确认好所需的POWER层、GND层、信号层后,它们之间的排布是每一个PCB工程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层叠的排布顺序有以下原则:
- 器件层下面(正数第二及倒数第二层)需要有完整的GND参考平面,其目的是给器件提供屏蔽层,以及给器件层的布线提供更好的参考平面。
- 所有信号尽可能与GND层相邻,关键电源至少有一相邻层为GND。
- 关键电源至少有一相邻层为GND,减短回流路径,且降低POWER层特性阻抗。
- 兼顾层压结构对称
4层板层叠排布方案
优选方案1
此为4层板常规主流层叠设计方案,TOP层(顶层器件层)参考层为GND,关键信号优先走TOP层,但对于层厚有以下建议:
- 满足关键信号的阻抗控制
- 板芯(板芯位于GND层与POWER层之间)不宜过厚,使其降低电源平面与地平面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平面的去耦效果。
方案2
此方案为了达到屏蔽效果,会引起以下几点缺陷:
- GND层距离POWER层过远,导致电源平面阻抗较大
- 平面层位于器件层,器件焊盘等因素导致平面不完整
- 由于参考平面不完整导致阻抗不连续
此方案的GND层与POWER层平面不完整,很难达到预期的屏蔽效果,方案2的使用范围有限,但是在个别单板的特殊情况下,方案2却是最佳的层叠设计选择。
方案2在某款接口滤波板上使用,案例特点:
- 整板无电源,只有GND与PGND,二者各占一个平面层
- 整板布线简易,作为接口滤波板,最需要关注的是布线辐射
- 贴片器件少,基本为插件器件
分析特点:
- 整板无电源,就不存在电源平面阻抗问题
- 由于贴片器件少,可以采取单面布局;表层为参考层,若是表层有少量布线,由于布线简易,相邻的内层可以大面积铺地铜,让器件有参考相对完整的屏蔽层,以及保证了布线的完整参考层。
- 作为接口滤波板,PCB布线辐射必须关注,若是如上所述在内层布线,且表层均为GND,走线就能得到很好的屏蔽效果,布线的辐射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方案3
此方案与方案1类似,适用于关键器件或关键布线在BOTTOM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