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碳封在海洋里?这个中国团队领衔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把碳封在海洋里?这个中国团队领衔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29345
海洋,这个孕育了地球最早生命的摇篮,如今正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战场。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团队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不仅揭示了海洋碳汇形成的重要机制,还成功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引领全球海洋碳汇研究进入新阶段。
焦念志(左一)与国际海洋学委员会国际工作组的成员们讨论问题。学校供图
从"难解之谜"到"幕后推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储存了约93%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然而,海洋中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成因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被《自然》杂志称为"难解之谜"。
21世纪初,中国科学家焦念志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他发现,海洋中的微生物具有将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的能力。基于此,焦念志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微型生物碳泵"(MCP)原创理论框架,揭示了微型生物碳在海洋巨大碳库形成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这一理论提出后,《科学》杂志将其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
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2017年,焦念志领衔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目前已得到33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海洋碳汇研究领域的实力,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该计划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地球系统科学通识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推出30种语言的"宜居地球"通识课程,邀请来自多个国家的院士专家参与授课。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研人才。
为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据估算,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每年大概还有2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缺口需要靠负排放来弥补。海洋负排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热门推荐
肝癌警告信号
春节聚会,不要轻易向别人透露儿女的这五个事,要不真的很傻
王菲55岁冻龄秘籍大公开!
王菲现身台北,女儿李嫣手术成功,谢霆锋霸气护爱
王菲演唱会未唱《Eyes On Me》,歌迷遗憾
2024-2025年北京采暖补贴申报指南(时间+流程+入口)
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寓意吉祥,音韵优美
五行属木名字的文化探析:从传统到现代
晚期肝癌二线及后线治疗推荐
肝癌介入联合“鸡尾酒疗法”可显著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时间
探访庐江周瑜墓,穿越三国英雄梦!
秋冬庐江:龙王顶的日出与黄屯大饼
庐江旅游打卡,你最想去哪个网红景点?
店名怎么取?六大取名技巧与秘诀,让你的顾客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品牌命名与情感共鸣:触动心灵的品牌密码
公司产品取名:命名规则方法与灵感的深度剖析
七十岁养生之道:精选茶叶推荐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刘心理战
煮酒论英雄:曹操与刘备的智慧较量
煮酒论英雄:曹操与刘备的智慧较量
日本薪资增速创1997年以来新高 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大幅升温
怎样维护好夫妻之间感情
夜间咳嗽竟是肺癌预警?这些症状不容忽视
夜间咳嗽竟是肺癌预警?
正月初九祈福:玉皇大帝保佑你!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的生日庆典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你准备怎么过?
赤峰市职业技能培训:打造“活力赤峰”城市品牌
四川攀枝花公安2024年破获刑案973起,成功侦破特大跨国网络传销案
提高法律意识的最佳途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