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碳封在海洋里?这个中国团队领衔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把碳封在海洋里?这个中国团队领衔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29345
海洋,这个孕育了地球最早生命的摇篮,如今正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战场。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团队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不仅揭示了海洋碳汇形成的重要机制,还成功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引领全球海洋碳汇研究进入新阶段。
焦念志(左一)与国际海洋学委员会国际工作组的成员们讨论问题。学校供图
从"难解之谜"到"幕后推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储存了约93%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然而,海洋中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成因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被《自然》杂志称为"难解之谜"。
21世纪初,中国科学家焦念志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他发现,海洋中的微生物具有将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的能力。基于此,焦念志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微型生物碳泵"(MCP)原创理论框架,揭示了微型生物碳在海洋巨大碳库形成过程中的根本作用。这一理论提出后,《科学》杂志将其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
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2017年,焦念志领衔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目前已得到33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海洋碳汇研究领域的实力,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该计划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地球系统科学通识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推出30种语言的"宜居地球"通识课程,邀请来自多个国家的院士专家参与授课。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研人才。
为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据估算,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每年大概还有2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缺口需要靠负排放来弥补。海洋负排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热门推荐
国际航班转国内航班行李到底怎么过海关?
2025年各地碳达峰目标验收倒计时 京沪等发达地区或率先达峰
美国公司法解读:认缴与实缴的全面比较
公司注册必懂:认缴金额与实缴金额的区别与填报要点
Excel图标集使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应对闷热的室内通风技巧
林书豪NBA生涯合同详解,从底薪到超7000万薪水的峰回路转
轻松入门 小巧便携|初甲林与爱尔兰哨笛
数据库SQL如何查询字段属性
智慧巡防体系下的“数字巡特警”
回村建房后悔?盖二三层更不合适?政策已明示,合村并镇只是开始
牙龈出血时,应该如何应对?
私人之间转账需要交税吗
遇见深圳-传统特色菜
南京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净化水质的“绿色屏障”
偶像剧扎堆来袭,青春题材“春风吹又生”
掌握“red”发音与应用:英语学习的基础与文化内涵
如何查询特定时期的黄金价格?这些价格信息如何用于投资决策?
神经性纤维瘤的特点
建筑预算:完整指南
PCB抄板方法及步骤详解,技术揭秘与实践指南
克莱离队,勇士王朝解体背后的价值与情谊之困
现实生活中做什么能额外赚钱,十五种赚钱方法为你提供参考
体检报告单领取方法解析:轻松获取健康信息
打电话问题全攻略:从打不通到对方不接听的解决方案
酸菜鱼面的做法教程(小白都能一看就会)
豆瓣评分最高的10部韩国电影,第一评分高达9.4,当之无愧!
汽车座椅设计关键点
电源选购要注意什么
算力中心四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