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TBW是不是越高越好?一文详解TBW含义与选购指南
固态硬盘TBW是不是越高越好?一文详解TBW含义与选购指南
固态硬盘品牌在描述产品保修时,通常会用到TBW这个缩写。其中的TB是存储容量单位,1TB等于1024GB,而W是英文单词Write,即写入的意思。连起来,TBW就是指该款SSD保修期内最大数据写入总量,超出即为过保。
市场上购买的硬盘通常会写在保修栏中,例如5年/150TBW有限保修。5年不难理解,150TBW的含义通常是固态驱动器的寿命。计算公式为:150TBW=150x1024GB=153600GB,这意味着可以写入150,000 GB(150T)的数据。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正常使用的写入量实际上是4TB~5TB,足够使用数十年。
影响SSD硬盘寿命的因素
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
以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为例,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个P/E能用20年。
TBW的选购建议
买固态,首先一定要选择原厂颗粒的,而且要选择TLC颗粒的,这是最基本的,但是这还不够,还要是TBW高的,也就是使用寿命长,有些固态虽然是原厂颗粒,性能也不错,稳定性也可以,但是因为TBW太低,所以不建议购买。这其中就有网友所说的铠侠,也就是原先东芝的固态。综合来看,第一温度较高,第二低负载性能较低。
SLC颗粒是最耐用寿命最长速度最快的,不过现在市场上基本绝迹了,MLC颗粒只有极少数大品牌的高端产品还在用,比如三星的高端系列。而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是TLC颗粒,不过因为是3D堆栈结构,比过去单层的TLC结构擦写寿命提升了好几倍,速度也提升了不少。不过现在很多一下大品牌的初级产品都是使用QLC颗粒,比如金士顿的灰色盘,西数的绿盘,以及闪迪的加强型等,所以其TBW(擦写寿命)都非常低,性能也比较差,稳定性相对也不是很好,见到要绕着走。
固态硬盘的日常保养建议
不要使用碎片整理:碎片整理是对付机械硬盘变慢的一个好方法,但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折磨”。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是有限制,碎片整理会大大减少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保留足够剩余空间:固态硬盘存储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个分区长期处于使用量超过90%的状态,固态硬盘崩溃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及时刷新固件:“固件”好比主板上的BIOS,控制固态硬盘一切内部操作,不仅直接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稳定性,也会影响到寿命。优秀的固件包含先进的算法能减少固态硬盘不必要的写入,从而减少闪存芯片的磨损,维持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固态硬盘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