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胡春林:坚守40余载,他倾一生传承古法油烟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胡春林:坚守40余载,他倾一生传承古法油烟墨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25265

在宣城市旌德县,有一位制墨大师,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千年徽墨的香气历久弥新,他就是安徽春林胡开文古艺墨厂厂长、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法油烟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春林。

4月24日上午,记者在旌德胡开文古艺墨厂制墨车间里见到了忙碌的汪春林,此时的他正手持铁锤,神情专注,有节奏地捶打墨泥。年过六旬的他尽管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依旧热衷于与制墨师傅们共商技艺,有时甚至亲自上阵做示范。


汪春林在捶打墨泥

制墨师曹阳告诉我们:“我们汪厂长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还是每天跟我们一起上班、下班,帮助改善制作工艺,也把他所知道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帮助我们不断地提高和改进。”


汪春林在指导制墨技艺

汪春林的性格中,透着一股坚韧与执着。从小与制墨结下不解之缘的他,回忆起自己的学艺之路,汪春林感慨道:“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制墨技艺,那时候才15岁。我记得当时,每当节假日,我都会在厂里帮忙制墨,贴补家用。那时候虽然辛苦,但我却觉得非常充实。”这种对制墨技艺的热爱和执着,一直伴随着他走到今天。

随着技艺的不断精进,汪春林在制墨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制作的“灯盏碗烟-墨韵”系列古法油烟墨产品多次荣获大奖,成功入选了国家外交部礼宾司备选礼品,为中国传统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探索与创新。2004年,汪春林在坚持古法油烟墨生产的基础上,根据汪氏祖先汪镐京于1864年所著的《红术轩紫泥法》,恢复了在皖南地区早已绝迹的传统印泥制作技艺——古艺印泥。这一技艺的恢复,不仅填补了皖南地区传统印泥制作技艺的空白,更为书画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优质的创作材料。“那时候,我翻阅了很多古籍和资料,不断试验和调整配方,才最终成功恢复了古艺印泥的制作技艺。”汪春林回忆道,“每当我看到书画家们用我制作的印泥创作出精美的作品时,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


汪春林展示古艺印泥

作为一位非遗传承人,汪春林深知自己肩负着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他依托自身的传统技艺,结合厂里的实际情况,与多方开展合作,建立了以公益为主的普惠性非遗研学,免费对本地所有学校开放。在他的带领下,春林胡开文古艺墨厂不仅成为了当地文房四宝行业的佼佼者,更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我始终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汪春林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徽墨、印泥这些传统技艺,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光彩。”

汪春林的坚守和传承,不仅让徽墨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延续,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劳动模范的精神风貌。2023年,汪春林被授予“旌德县劳动模范”称号,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诠释了真正的工匠精神和榜样力量。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