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析《花样年华》删减吴哥窟重逢片段的深层意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析《花样年华》删减吴哥窟重逢片段的深层意图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xdvn6vd/

电影《花样年华》由王家卫执导,张曼玉和梁朝伟主演,2000年上映后广受赞誉。但在这部经典影片中,导演最终选择删去了一段关键戏——苏丽珍与周慕云在吴哥窟重逢的场景,这个删减的原因引发了影迷们广泛的讨论和猜测。

王家卫在多次采访中解释,之所以删去吴哥窟重逢的片段,首先是为了彰显苏丽珍角色的独立与洒脱。王家卫希望通过这个剪辑决策,让苏丽珍成为一位真正的独立女性,她能够从过去的爱情中获得自我解放,坚定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张曼玉在多伦多记者会上也提到,这一删减表现了苏丽珍已经彻底克服过去的情感包袱,坦然面对新的生活。这种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和期许,使得苏丽珍这一角色在华语电影中成为独立女性的象征和典范。

另一个删减原因则与王家卫一贯的情感表达和哲思有关。影片营造了一个充满遗憾和隐忍的氛围,删去吴哥窟重逢的段落,更凸显了故事中“错过”的主题。周慕云在吴哥窟倾诉心事的场景,把秘密深埋在石墙中,这是对过去感情的一种告别方式。这些隐晦的情感处理手法,使得电影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意境,使观众对于未竟之事和遗憾有了更深刻的共鸣。

此外,吴哥窟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王家卫在电影中通过对吴哥窟建筑的描述,展示了个人情感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渺小与无力。这种对时间和存在的探讨,也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使观众不仅看到角色的个人情感,还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

电影中的“仪式性告别”也是删减的一部分考虑。周慕云对吴哥窟石洞的倾诉不仅仅是为了遗忘,而是选择让这段感情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王家卫通过这种处理,让观众感受到真正的放下并不是遗忘,而是允许过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背景音,而非持久的悲情循环。

至于删减片段在重映中的再现,则赋予这部经典影片新的解读可能。在新版中,苏丽珍和周慕云在便利店的相遇被描绘得更为自由和现代,这一处理不仅增加了新的戏剧张力,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情感关系的现代解读。特别版中借用了21世纪便利店的场景,展示了较六十年代更加自由松弛的感情观,让观众重新审视和理解这段未完待续的情感。

删除吴哥窟的重逢片段,无论是从角色塑造、情感表达,还是导演的艺术处理手法来看,都有其深远的考量和意义。这不仅使《花样年华》这部电影取得了高度的人文景深,也让其在多层次、多维度上为观众提供了深刻的观看体验和思考空间。王家卫的这份细致与用心,成就了这部跨时代的爱情经典,使其魅力经久不衰。

本文原文来自什么值得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