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修《明史》可信度如何?明宪宗宽仁能干、不上朝,宠奶妈万贞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修《明史》可信度如何?明宪宗宽仁能干、不上朝,宠奶妈万贞儿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6cdb4c974cff

明宪宗朱见深在历史上以宽仁、能干著称,但同时也因不上朝、宠幸万贵妃而闻名。关于万贵妃是否残害皇子的记载,历来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比《明史》的记载和当时大臣商辂的奏章,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审视。

朱见深的父亲夺回皇位后,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然后英宗又做了七年皇帝,临终遗诏,废除自朱元璋以来的宫妃殉葬制度。伟大!此处应有经久不息的掌声!!!

英宗真没法算是好皇帝,不辨忠奸,宠信阉党,丧权辱国,损兵失土,朝政也乏善可陈。但他经历了被敌人囚一年、被兄弟囚七年的痛苦之后,能够设身处地体谅别人,这一点在中国的皇帝堆儿里非常难能可贵。拿活人殉葬这种残害妇女、丧尽天良、惨无人道、丧心病狂、寡廉鲜耻、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穷凶极恶、天打雷劈、天诛地灭、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还有什么骂起来解恨的话,都给这儿放)的恶迹,在汉、唐、宋代都已绝迹,在明清两朝却又历史倒退,死灰复燃。即使仁爱宽厚的仁宗朱高炽,和英明贤德的宣宗朱瞻基,都没有废止人殉,但几乎一无是处的英宗却做到了,在奇葩成群的皇帝堆儿里,昭显了人性的光辉!

明宪宗朱见深的特点是:宽仁,能干,不上朝,淫乐,宠奶妈。

朱见深继位后,平反了于谦冤案,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即便景泰帝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却能恢复景帝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这些宽仁之举,博得朝野和后世一片称颂。

其能干体现在多方面。任用李贤为大学士,阁臣之中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对建州女真犁庭扫穴,使建州女真部崩溃。多次对鞑靼出兵,收复自英宗时丢失的河套地区。减省刑罚,解决荆襄流民问题,平定两广叛乱等,文治武功还算不错。朱见深留给朱祐樘的,是一个外无强敌、万民乐业的太平之世。

但宪宗在位后期,就不上朝了。怠于政事,不见大臣,群臣奏事都经宦官转奏,朝野称之为“万岁阁老”。晚年传旨多倚太监怀恩、覃吉。怀恩犯颜敢谏,覃吉曾在东宫侍太子读书,这两人是宦官中的优秀人物,都有美誉。

大学士万安迎合帝意,进献媚药及房中术。僧人继晓向朱见深进房中秘术,成为国师。

其父英宗宠太监,朱见深却宠奶妈,各有所好。朱见深的奶妈,准确说是保姆,便是著名的万贞儿,比朱见深大十七岁,把朱见深从小带大,还把少男第一课也给上了,所以深受宠信。朱见深登基后,第一件事,便要册立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被太后驳斥,不合礼法。于是立为贵妃,但朱见深专宠这个万贵妃。

皇帝大婚,娶的是父亲给选定的吴皇后,才貌双全,通晓礼乐,却敌不过这个半老徐娘,新婚不到一个月,便因万贞儿废后。万贵妃仗着皇帝宠爱,对皇后不恭。更要命的是,皇帝不顾新婚燕尔,对如花似玉的皇后新娘看都不看,终日临幸万贵妃,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年轻的皇后忍无可忍,以后宫之主的身份,杖责万氏,甚至亲自动手打了万贵妃,以解心头之恨。结果呢?皇帝获悉,毫不犹豫,一纸诏书,废了皇后。宠奶妈宠到这种地步,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著名的奶妈:万贞儿,万贵妃

所以后来继立的王皇后,深知谁才是真正的后宫之主,明哲保身,不捋虎须,只在深宫里,做个安静的美皇后。

后宫诸事由万贵妃统领,万贵妃待内宦、宫婢甚严。

万贵妃所生皇长子,不到一岁,却夭折了。皇帝无子,大臣上疏,请求皇帝扩大宠幸范围。宪宗表面同意,但仍专宠万氏。“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就是说皇帝临幸了谁,有了妊娠,便灌汤药,皆使堕胎。

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若不是宫女、太监百般保全,早就遭了万贵妃毒手。其母纪氏,偶尔被宪宗临幸,怀孕后为万贵妃所知,万贵妃命一宫女为其堕胎,宫女不忍,谎报遮掩。万贵妃仍将纪氏打入冷宫,纪氏在冷宫偷偷生下了朱祐樘,又在宫女、太监的帮助下,秘密藏匿,长到六岁。

一天宪宗叹息无子,太监张敏趁机说已有皇子,宪宗大惊,问出实情,大喜之下,立即下令去接皇子。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不久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封纪氏为淑妃。但随后纪氏却“暴薨”,“实妃为之”。太监张敏也吞金自杀。周太后见势不妙,担心万贵妃也对太子下毒手,便将孙子抱养在自己所居的仁寿宫,才使太子朱祐樘安全活了下来。

当然,以上史料都出自《明史》,清修《明史》,可信度有多高?很多地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不合常理:这是堂堂皇宫,还是地狱?竟然有人能公然残杀皇帝子女?皇帝、太后都任其所为?

看来清朝抹黑明朝、宪宗和万贵妃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看一份当时的奏章,是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前,三代名臣商辂和其它大臣所上奏章:

“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于天地,光于祖宗,诞生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天下归心。

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

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

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惬众人之公论,不胜幸甚。”

大臣奏章,论当时之事,相当于我们给老板的报告,对某事的见解或要求,岂能乱写?信息可靠。宪宗重臣商辂以刚正闻名,其奏章说的明白:纪氏因病另居,请就近居住,以便母子朝夕相见,才合人情。此时朱祐樘由万贵妃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众臣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

商辂的奏章,万贵妃之贤,更可信。

再算下万贵妃当时的年龄,朱祐樘六岁,朱见深二十九岁,万贵妃已四十六岁了。明知自己已不能再生育了,还残杀灭绝其他皇子?其目的是什么?

此文非辩万贵妃之贤恶,是论万贵妃之受宠。顺便对清修《明史》提出质疑,我们对《明史》中的史料,不能不加分辨一概采信。

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悲叹说:“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数月后,宪宗朱见深也因悲伤过度去世,年仅四十一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