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的老年人"爬楼神器":是解放双脚还是占用公共空间?
争议中的老年人"爬楼神器":是解放双脚还是占用公共空间?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为解决无电梯老旧小区居民的出行难题,有商家推出老旧小区座椅式电梯。这种被称为"爬楼神器"的座椅式电梯在给部分老年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占用公共空间和安全隐患的争议。
正面反馈:便捷性获好评
85岁的姜钰华老人体验了楼道座椅式电梯后表示满意。记者跟随其从1楼到4楼,用时4分钟。这种曲线型电梯安装费用为7.5万元,整梯质保3年,电池保1年,商家提供终身有偿售后服务。
张先生(莱芜区凤城西大街49号小区居民)表示,这款电梯对楼道使用空间的影响较小,底层和顶层设置停靠转弯,座椅式电梯在不使用时停靠在转弯处充电,这样就不占用楼梯面积。轨道宽度控制在17厘米以内,座椅式电梯的收藏宽度40厘米、运行宽度68厘米。
产品因便捷性收获不少居民的好评,有居民表示:"如果真能普及也挺好,社区出面协调民意,也让腿脚不便的老人安全出行。"还有人认为:"长远来看,在无法安装箱式电梯的老旧小区,这种座椅式电梯、分段式楼道电梯是个不错的选择。"
民生拷问:安全隐患引担忧
然而,也有居民对座椅式电梯的安全性和公共空间占用表示担忧。曾经因私装座椅式电梯和邻居出现争执的居民张先生反映,安装后仅余20厘米"生命通道"。
居民安装的座椅式电梯
律师张建提醒,安装座椅式电梯的楼梯既是公共通行的通道,也是用于疏散的消防通道,"仅余20厘米"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1米的最低要求。
记者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走访发现,110份随机调查问卷中80余份认为"安全隐患大于便捷度",在随机采访的16位受访居民中,有11位受访者认为"需要让大家伙儿同意,这是件劳心费神的事,除非社区出面协商。"
产品特点与安装条件
座椅式电梯属于无障碍设备,不是特种设备,安装无障碍设备,只要本单元的居民不反对就可以。产品的轨道宽度控制在17厘米以内,座椅式电梯折叠后的宽度40厘米、运行时的宽度68厘米。想安装这种座椅式电梯,消费者需要前期做什么准备?
"前期需要消费者和邻居沟通,和社区、物业打声招呼。"上海默信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海介绍,消费者需在楼梯旁预留一个电源插座,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各地的公共楼道里安装的座椅式电梯,超过80%都是标准型,因为这款坚固性更好,"6.8万元全包价,赠送1年整梯质保。"
另外,座椅式电梯无需土建,直接在已经装修好的楼梯上安装,楼梯净宽度大于70厘米、楼梯倾角小于52度即可安装。
安全性能与速度考量
销售座椅式电梯,最看重的就是安全性能保障。此类产品设置了多重安全保护,防滑落保护装置齐全,还有安全触板、锁扣式安全带等。
在回答网友提及的"速度慢"质疑时,马胜杰的答复是,运行速度在0.15米/秒以内,此类产品的标准运行速度每分钟6.8米,"转弯时会自动减速,每个转弯儿的速度都会降速60%,避免老人出现眩晕的感觉。"
思考:共有空间该不该让位"个人化便捷"
走访中,记者在槐荫区一家养老院看到了此类座椅式电梯。记者看到,电梯轨道安装在楼梯扶手一侧,一直延伸到3楼。座椅造型和普通座椅相似,两边是扶手,脚下有平放的踏板,座椅下方是充电电瓶,并标注了座椅的承载和使用规范:仅限一人乘坐,最大可载重120公斤。
"这电梯的学名叫'智能化楼梯升降椅',"养老专员王娜娜介绍,座椅及轨道都加装着红外线感应系统,一旦乘梯老人的肢体碰到导轨、阶梯或者行人距离座椅小于30厘米都会立即停止,安全有保证。
王娜娜认为,养老机构、别墅庭院内安装此类产品,合理性要大于在老旧小区公共楼道安装。这与多位社区居委会主任的观点一致,他们普遍认为,在老旧楼梯通道加装"座椅式"电梯,必然会存在"共有空间"让位于"电梯使用者"的利益矛盾冲突,而"无需审批"的后果便是缺少了必要的矛盾协调机制。"座椅式电梯"仅容一人使用且运行速度较慢,极可能会导致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使用者与出行者之间就电梯的使用频率、占用楼道空间、影响楼道疏散宽度等问题产生矛盾,继而引发邻里纠纷。
在法律层面,律师张万芸表示,在寻求便利时要考虑合法合规,切勿损害他人权益,尤其是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希望座椅式电梯的安装使用更规范,并呼吁家用电梯行业根据我国现状对座椅式电梯进行合理改进,以满足消防标准与功能需求,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以安全享受"黑科技"带来的"真便利"。
本文原文来自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