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惊蛰古时称“启蛰”?惊蛰名称的由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惊蛰古时称“启蛰”?惊蛰名称的由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ili.com.cn/24jieqi/jingzhe/85962.html

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标志着春天的生机勃发,其名称背后还蕴含着一段有趣的历史变迁。从"启蛰"到"惊蛰",这一名称的变化见证了中国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一般在公历3月5日或6日。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在历史上,惊蛰还有一个称呼,叫“启蛰”。《夏小正》里的文字印证了这一点:“正月启蛰”。在汉初以前节气的顺序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代,汉景帝的名字是“刘启”,为了避讳,就把“启蛰”改为惊蛰,意思相近。节气顺序就调整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时间不断向前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不再需要避讳,人们又重新使用“启蛰”的名称。只不过,后来唐代《大衍历》再次采用了“惊蛰”的名称,沿用至今。

原本动物在入冬后藏进土中、地下,叫做“蛰”,顾名思义,“惊蛰”即天上春雷隐隐,惊醒了蛰伏的动物,也提醒人们,即将进入春耕时节。谚语“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