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名篇佳作:春雷乍动,万物复苏
惊蛰名篇佳作:春雷乍动,万物复苏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时节,让我们一起欣赏与惊蛰相关的优美诗词,感受古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农事的关切。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诗词今译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将开始。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前面两句描写了春雨过后一片美好的田园景象,农民自惊蛰起就要开始春耕。一家人整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于农活,家中却无隔夜粮,劳役还远没有结束。后面一句,诗人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来自乡里,心中万分惭愧自责。这种思想感情的抒发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并且作为古典诗歌中的优良传统一直为后世流传。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中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游景仁东园
北宋·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瀹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彷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己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光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惊蛰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古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农事的重视。通过这些优美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文原文来自万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