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智慧城市到量子城市:未来治理的新范式如约而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智慧城市到量子城市:未来治理的新范式如约而至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1A03W9O00

近年来,上海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需求,着力推进城市科技创新工作。近日,上海正式启动了“量子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虚实交融、相互映射、共同生长的量子城市“云宇星空大模型”。这将助力建设面向未来、令人向往、让人民倍感幸福的数字之城、智慧之城、未来之城。

近年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治理工作中。然而,各地方现有的城市治理系统大多以单一领域的静态优化为主,始终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系统的复杂变化需求。在此背景下,“量子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为全域智能动态治理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全新思路。

现代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系统,不仅人口密集、资源集中、功能多样,而且多领域之间深度耦合。这种系统复杂性使得城市治理面临诸多难题,凸显了城市动态治理的迫切需求,即构建一个灵活、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城市运行环境。它强调外部运行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分析,以及系统功能状态的及时反馈与调整。

实际上,城市的复杂特性,正如量子系统在叠加状态下多种可能性并存的动态特征;而不同城市要素间的深度关联与整体协调,也好比超时空范围中的量子纠缠关系。因此,我们根据量子物理的理论启示,可以重新审视现实环境中的对象互动逻辑,构建以整体性、实时性和灵活性为特征的量子城市治理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治理系统从局部观测转向全域感知,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决策,从静态规划转向动态调控,为城市复杂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全域智能和动态治理的结合,是量子城市的技术核心。其中,全域智能有赖于全覆盖的物联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及融合分析手段,旨在实现城市不同时空维度和要素的全面感知与智能管理;动态治理则强调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决策和跨域协同能力。以此为基础,量子城市的功能系统能够对城市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及时反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服务效能。这一创新技术体系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功能响应效率,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质生产力。

其次,虚实互动的动态模拟平台,是量子城市的功能基础。基于该平台,其城市治理系统不仅能够对当前运行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而且能通过数字孪生模拟,提前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变化,并根据预测结果对治理策略进行实时优化,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动态治理。其中,通过实时交通数据采集和交通变化模拟,系统可以对城市道路的信号灯配时进行动态调整,以缓解交通拥堵;通过实时污染数据监测和污染扩散模拟,系统可以对城市空间的环境治理方案进行动态评估,以保护环境生态;通过实时灾害数据接入和灾害影响模拟,系统能够对城市应急管理资源进行动态调度,以降低灾害损失。

量子城市建设不仅仅依靠技术的创新驱动,也有赖于多方主体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参与。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科学的政策规划,引导和支持量子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需要通过提供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量子城市的智能化升级;科研机构负责技术研发和创新,为量子城市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社会公众则是量子城市的最终受益者,他们的参与和反馈对于优化城市功能和提升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当然,除了多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支持外,量子城市建设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

首先,数据安全是当前量子城市建设中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在高度依赖数据驱动的应用体系下,量子城市如何确保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过程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成为系统开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在技术层面强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同时在管理层面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明确数据使用的权限和责任,为量子城市的智能化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技术标准化与体制机制壁垒是量子城市建设面临的关键挑战。由于量子城市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不同系统间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数据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和高效共享。这不仅影响了城市治理的全局协同效能,也阻碍了量子城市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跨领域、跨部门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和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

最后,长期发展投入与短期成效需求间的平衡是量子城市建设面临的另一大挑战。量子城市的建设成效需要在一定周期后才能真正显现。因此,我们需要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确保其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和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应用场景及功能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量子城市将在城市治理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而通过进一步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提升市民在量子城市中的角色认同和参与度,则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的最终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