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学科研讨会聚焦胃肠超声技术 探索消化道肿瘤防治新路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学科研讨会聚焦胃肠超声技术 探索消化道肿瘤防治新路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ews.cn/video/20241125/ca350af12c0e4e1eacbcd6ceb68222a2/c.html

近日,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协作与精准治疗研讨会暨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202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本领域医学界专家,共同探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与先进治疗技术,尤其强调了胃肠超声技术在其中的独特优势与应用进展,旨在推动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事业迈向新高度。

会议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刘冬主持。刘冬阐述了胃肠超声领域发展的核心要义,并强调跨学科融合对于技术推进的重要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研究员指出了慢性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如庞大的高危人群、不断提升的健康素养需求等。她强调,尽管挑战重重,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及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探索中,大家有信心克服困难,实现精准防控和早期发现。吴静提到国家卫健委主导下四大慢性病的实施行动方案已全部出台,彰显了国家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坚定决心。同时,她也号召全体与会者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将健康中国的要求落地生根,让专业推动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共同绘制健康中国的新蓝图。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超声科主任、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会长张华斌教授首先强调了整合医学的重要性,倡导超声与其他科室的紧密协作,以推动胃肠超声医学的综合发展。张华斌汇报了分会下沉全国各地基层的工作,通过培训、教学等方式,努力提升基层医院的胃肠超声技术水平。在科研方面,他强调循证医学证据的重要性,倡导基于可靠证据进行医学决策。他提出规范化培训和指南制定的紧迫性,旨在提高胃肠超声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医疗质量。最后,他为分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方向和期望。

会上还开展了“北京海淀区胃肠超声推广经验分享与探讨”“炎性肠病的多学科协作”“‘远程云超声’助力胃肠超声检查广泛开展”“胃超声列入医院常规检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等四场学术沙龙。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超声科主任张凤秀,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特邀学术顾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医师苗立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常务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主任宗晔,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张晓蓉等多位专家分别参与了研讨与互动分享。专家们强调,目前需要加强超声技术标准化研究工作,积极推动超声科医生与临床医生的紧密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提升胃超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科普宣教,提高公众对胃超声检查的认识和接受度,从而进一步推动胃超声适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胃癌的防治工作。

在本次大会的总结发言中,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李建国教授对胃肠超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强调,经过深入研讨与切磋,胃肠超声技术已展现出成熟的应用潜力,为消化道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我国在消化道疾病诊疗领域的重要进步。然而,技术的广阔前景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他指出,跨学科合作,尤其是临床与超声科的紧密协作,是克服挑战、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通过实际需求与技术支持的结合,可以精准定位技术应用的痛点与难点,促进学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实践是技术发展的基石。李建国认为,只有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医生们才能熟练掌握技术,成为胃肠超声领域的高手。同时,实践也是检验技术有效性的最好方式,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患者,带来健康福祉。呼吁广大医学界同仁继续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胃肠超声技术的发展,为消化道疾病的诊疗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