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汽车前排座椅异响常见故障模式及应对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汽车前排座椅异响常见故障模式及应对策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4/17/40307237_1134916902.shtml

汽车前排座椅异响是许多车主都会遇到的问题,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可能引发对车辆质量的担忧。本文将从故障现象出发,深入分析座椅异响的常见故障模式,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前排座椅靠背异响故障现象

某汽车公司某车型年销量达 15 万辆,该车型前排座椅售后一年内累计发生 18 例异响问题,研究对退回的座椅故障件装车确认之后,发现了以下故障:

  1. 7 例故障座椅,乘员坐在座椅上晃动身体,座椅座垫发出唧唧的异响。
  2. 11 例故障座椅,乘员坐在座椅上后背向后挤压座椅靠背,数次后座椅靠背外侧发出咯噔的异响,故障稳定复现。更换座椅,重复验证,无异响问题,说明异响源来自故障件座椅自身,排除装车原因。

二、汽车前排座椅异响常见故障模式

(一)蛇形簧热缩管破损

座椅座框蛇形簧挂钩处热缩套管破损如图 1 所示,导致挂钩金属与座框摩擦产生唧唧异响,听声音即可判断出来。

(二)调角器间隙偏大

座椅核心件调角器间隙大,在调角器锁齿后斜块将小齿与导向板侧面顶死,无油脂残留,当摇晃座椅时,大齿拉动小齿产生 Y 向位移,此时小齿与导向板接触面产生干摩擦产生咯噔异响。

三、汽车前排座椅异响故障原因

(一)前排座椅异响故障原因初步判断

进一步判断故障件座椅异响位置,确定异响源分别来自座椅座垫座框簧和座椅侧边核心件。进一步拆解,发现两种故障原因分别为上述的座椅座框蛇形簧挂钩处热缩套管破损和座椅核心件调角器有间隙,导致晃动产生异响

(二)前排座椅座框蛇形簧异响原因

在座椅座框簧装配过程中,由于生产操作人员未按照要求生产,误将套管位置与挂钩位置刮擦,导致热缩套管皮损,座框与蛇形簧挂钩金属之间直接接触。当乘员坐在座椅上时,两个金属之间会因摩擦产生异响。

(三)前排座椅核心件调角器异响原理

座椅核心件调角器的结构如图 2 所示,是由大齿板、小齿、导向板、限位块四部分所组成的。在调角器锁止状态下,小齿、导向板、大齿在弹簧作用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大齿和钢碗存在< 0.1 mm 间隙,经与开发图纸确认,调角器满足径向间隙要求。调角器为了保证转动顺畅、零件厚度公差累积等因素,设计预留侧向间隙。经对故障座椅调节器侧向间隙进行确认,侧向间隙明显偏大,可以提升改善。

四、汽车前排座椅异响故障对策

(一)前排座椅座框蛇形簧异响优化措施

  1. 优化座椅座框蛇形簧套管,将套管的壁厚由原来的0.2 mm 更改为 1.0 mm,优化后的蛇形簧套管如图 3 所示,增加套管的高里程耐久寿命。
  2. 在座椅装配过程中,对座框簧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座框簧装配过程中严禁将套管与座框簧挂钩刮擦,避免套管刮擦破损。
  3. 增加座椅生产过程巡检,巡检过程中随机抽样座椅,放置在静音房内按压确认是否有异响产生。

(二)前排座椅核心件调角器异响优化验证

  1. 座椅调角器封闭高度优化验证

对调角器铆压高度进行优化调整,由(9±0.1)mm 调整至 8.9 ~ 9.05 mm,产品封闭高度符合控制要求,尺寸控制偏中下限,制作样件 20 件,如表 1 所示,并将产品按序号标识装车验证,当乘员坐在座椅上,多次用力摇晃座椅时仍然有异响产生。

结论:20 件样件装车验证,异响故障率为 50%,判定该方案不可行。

  1. 座椅调角器闭合高度 + 涂油量优化验证

(1)对调角器铆压高度进行优化,由(9±0.1)mm 调整至 9.0 ~ 9.2 mm。
(2)对调角器涂油量进行优化,涂油量由 0.2 ~ 1 g 调整至 0.8 ~ 1 g。

结论:制作样件 100 件装车验证,异响故障率为 30%,判定该方案不可行。

  1. 座椅调角器闭合高度 + 涂油量 + 涂油量位置优化验证

(1)优化调角器铆压高度,由(9±0.1)mm 调整至9.0 ~ 9.2 mm。
(2)优化调角器涂油量和位置,将涂油量由 0.2 ~ 1.0 g 调整至 0.5 ~ 1.0 g,涂油位置由钢碗底面调整到侧壁如图 4 所示。

结论:制作样件 100 件装车验证,异响故障率为 20%,判定该方案不可行。

  1. 座椅调角器闭合高度 + 涂油量 + 涂油位置 + 油脂更换优化验证

(1)对调角器铆压高度进行优化,由(9±0.1)mm 调整至 9.0 ~ 9.2 mm。
(2)对调角器涂油量和位置进行优化,涂油量由 0.2 ~1.0 g 调整至 0.5 ~ 1.0 g,涂油位置由钢碗底面调整到侧壁。
(3)将调角器所涂油脂型号进行优化,油脂型号由605E 更换为 R6320-500,该油脂相关参数如表 2 所示。

结论:制作样件 100 件装车验证,异响故障率为 10%,判定该方案不可行。

  1. 座椅调角器闭合高度+涂油量+涂油位置+油脂+钢碗材料更换优化验证

(1)对调角器铆压高度进行优化,由(9±0.1)mm 调整至 9.0 ~ 9.2 mm。
(2)对调角器涂油量和位置进行优化,涂油量由0.2~1.0 g调整至 0.5 ~ 1.0 g,涂油位置由钢碗底面调整到侧壁。
(3)将调角器所涂油脂型号进行优化,油脂型号由605E 更换为 R6320-500。
(4)对调角器钢碗材料进行优化,钢碗材料由 SPCC(屈服强度:≥195 MPa)更换为 HC420LA(屈服强度:420 ~520 MPa)。

结论:制作样件 100 件装车验证,异响故障率为 0,判定该方案可行。

通过上述优化验证,最终确定座椅调角器整改措施如表 3 所示。

五、结论

对前排座椅实施上述五个优化措施后,该车型售后前排座椅异响问题 R1000 降幅达 53.4%,证实了采取的措施有效。座椅异响是车主的主观直接感受,并不影响行车安全。另外,部分异响问题为销售终端误判或者过度维修。为提高顾客满意度,研究通过不断地尝试与验证,结果证实,改进优化座椅工艺操作流程,改善调角器内部结构,提高调角器钢碗材料性能,建立健全座椅生产质量检查机制,能明显改善前排座椅异响问题。

文章分析前排座椅异响问题的故障,为其他整车厂在线车辆和售后车辆出现相同或类似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依据。改善座椅内部结构和生产过程,有效提升了该车型的客户满意度,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