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4霞飞轻型坦克:二战中最好的轻型坦克
M24霞飞轻型坦克:二战中最好的轻型坦克
M24霞飞轻型坦克是美国在二战期间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以其出色的机动性和火力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本文将详细介绍M24霞飞轻型坦克的发展历程、设计特点、技术参数以及其在二战中的使用情况。
1940年8月,美国已经考虑研制一种新型的轻型坦克来替代M2A3和M3,这两种轻型坦克并不能满足陆军装甲兵的要求,其生产有应急的意思。1941年1月,研制的目标确定为装备37mm火炮,较小的外形轮廓,最大装甲厚度38mm,军火部下达了生产两辆样车的指标, 定名为T7,第一辆样车采用焊接车体,铸造炮塔,改进的VVSS,以及宽履带板,第二辆样车命名为T7E1,采用铸造和焊接混合的炮塔,以及HVSS,实际此车根本未完成,因为其炮塔竟然同时使用焊接和铆接,车体用于传动和悬挂系统测试,其选用的Continental发动被用来改进M2A4和M3。1941年9月,Rock Island Arsenal应军火部的要求制作了一个新的木质全比例模型,T7E2采用铸造车体上部和炮塔,同一项目中还有采用焊接车体和炮塔,自动变速箱和双联柴油发动机的T7E3。T7E4则是焊接炮塔和车体,液力变速箱和双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同时也用于M3系列。
最终,T7E2通过了审查,并进行一些改进,随着车长的增加,整车增重到16短吨,1941年12月T7E2终于得到许可制造,在制造样车时装备了57mm毫米炮,由于炮塔座圈不能成功配合,此车在1942年6月才完成,此时最大装甲厚度63mm,车重近25短吨,但是此时军火部要求其尝试安装75mm炮,这样的话整个炮塔要从新设计。因为脱离了轻型坦克的范畴,美国最终决定将其划为中型坦克,正式名称M7中型坦克,很简单美国不会同时生产两种不同的中型坦克,而且性能上没有大的差距,虽然1942年12月曾经下达了3000辆的订单,但是1943年2月,此计划就被取消了。同时美国进行了M5系列安装75mm炮的尝试,但是M5系列的内部空间狭窄,而且装甲也不合适。
最终,美国军火部决定研制一种全新的轻型坦克,新车将采用在M5上成功使用的液力变速箱和双联发动机,车重要求在18短吨,但是装甲减少到25mm以减轻重量,但是由于采用倾斜装甲的设计,其炮塔正面的防护实际有37mm,为了提高机动性能,扭杆式悬挂取代了VVSS。全新的样车定名为T24,
一辆M24霞飞轻型坦克
T24样车的图纸
1943年10月,T24的两辆样车被生产出来,此样车设计得相当成功,军火部决定订造1000辆,很快就追加到5000辆,从1944年3月到8月共生产了4415辆。1944年7月正式命名为M24轻型坦克
M24坦克采用的是传统的美国坦克总体设计,及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前置的单炮塔设计,但是在最初的设计中很有意思,其采用4人乘员组,在战斗时,副驾驶要爬到炮塔里充当装填手,但是这点很快就被改变,炮塔内有了专门了装填手,全车共有5个舱门,正副驾驶员各有一个大型舱门,而且舱门的打开不受炮塔位置的限制,炮长和装填手各有一独立的舱门,车体底部有一个逃生舱口。炮塔没有吊篮,炮塔内成员的座椅被直接安装在座圈上。
车体长5.03米,宽3米,车高到炮塔顶2.46米,履带中心距2.44M, 车底距地面高0.46米,履带宽40.6厘米,履带接地长 285.8 厘米,战斗全重18.4吨,对地面单位压力10.7磅/平方英寸,炮塔座圈直径152.4cm。使用T72E1型履带,每侧各75块,如使用T85履带则要更换主动轮 。
两台8缸5.7升液冷发动机连接两台液力自动变速箱,每个变速箱有4个进档,两台变速箱联接到一个同步啮合分动箱,实际上有8个进档4个倒档,倒车速度可以达到18英里每小时,这对车辆在危险时刻撤退有很大帮助。这两台发动机是可以互换的,而且各有各自的风扇,空气滤清器,发电机。载油量420升,采用辛烷值80的汽油时行程100英里,在良好公路上可以达到175英里。刹车和操纵装置安装在车体前部。悬挂采用扭杆式悬挂系统,每侧各有5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主动轮前置,除了车体中间的一对负重轮,剩下的全部安装了减振器。公路时速最高为56公里/小时,越野时速40公里/小时,爬坡能力31度,过垂直墙高0.91米, 涉水深1.02M,最大越壕宽度2.44米 转弯半径12米。
M24霞飞轻型坦克的图纸
主炮为75mm炮,此炮是为B25轰炸机设计的,使用的弹药和M3火炮的通用,火炮安装在M64炮座上,特点是采用同心式反后座装置,但是这一设计容易漏油而使火炮无法使用。身管壁比M3要薄,其更容易过热且寿命较短。火炮的重量很轻只有181千克,相比之下M3则有405公斤。使用的弹药是M61APC,M72AP和M48HE。最大射程为12.8公里,M61在914米的穿甲厚度只有60mm,在457米也只有70mm的穿深。但是此炮射速可以高达20发每分,但是不能持续长时间。火炮的第一次开栓把手在火炮左侧这对于在炮塔右侧的装填手来说比较麻烦,虽说第一发后炮栓时自动打开的,但是这一点依然被部队诟病,而且由于装填手在炮塔右侧,其要用左手推弹。
炮塔为液压驱动但也可以手动操纵,液压驱动时炮塔转速为24度/秒。火炮的俯仰则是手动操纵,俯仰范围为-10度到+15度。弹药共有48发,储存在车底板的水套内。和主炮并列的是机枪,炮长使用M71G远望式瞄准镜。车长拥有6具观察镜和一个潜望镜。在炮塔右侧还固定安装了一门50mm迫击炮发射烟雾弹,备弹14发。在炮塔顶部安装了一挺M2重机枪,备弹440发,被安装在装填手们后面,当用M2射击地面目标时,成员一般会跑到炮塔后面操纵M2重机枪,后来很多M24将高射机枪座改在了车长门前。
一辆安装高射机枪的霞飞轻型坦克
1944年12月, M24坦克开始装备美军的驻欧部队,没有参加太平洋作战,除了最后日本本土登陆。装备部队后得到部队好评,但实际原因是可以用其替代M5,M24坦克的装甲依然太薄,火力依然不易对付德国的中型坦克,轻型坦克在美军更多的是用来支援半履带的作战,从技术上讲,M24坦克实际上并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其整车技术水平也就是1942年的水平,但借着良好的整体设计,其可以说是二战中最好的轻型坦克。
虽说M24霞飞的火力不足以对付德国坦克,但是在二战中M24确有两辆虎式坦克的战果,1945年3月初,在德国多马根,美国第四骑兵侦察群F连的M24坦克在很近的距离突然遭遇两辆虎式坦克,由于是突然遭遇,双方都无准备,但是M24凭借良好的机动性能和炮塔转速,在虎式坦克的炮塔转过来之前抢占了侧面位置,在短时间内接连命中炮塔和车体侧后十余发,但仍没有击穿但是引发弹药和燃油爆炸,成功摧毁两辆虎式坦克。这个战绩没有代表性,但是却引起了其他M24部队的打虎狂潮,不过并无其他机会。
一辆安装推土铲的M24霞飞轻型坦克
为了适应现代战争,有很多装备M24坦克的国家对其做了重大的改进。它还有一些变型车,主要有M37自行榴弹炮,M41自行榴弹炮和M19型双管40mm自行高射炮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军外,奥地利,法国,希腊,伊朗,伊拉克,日本,菲律宾,沙特,西班牙,巴基斯坦和乌拉圭等国的军队也使用M24轻型坦克。该坦克参加了印巴冲突等。美军中的M24轻型坦克于50年代由M41轻型坦克代替。仍有一些国家在使用M24轻型坦克 。
一辆幸存到战后的霞飞轻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