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碱性食物、碱性水更健康?酸碱体质论是否可信?网友:又被忽悠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碱性食物、碱性水更健康?酸碱体质论是否可信?网友:又被忽悠了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07088

“酸碱体质论”是近年来流行的健康误区之一,它声称人体疾病源于酸性体质,需要通过食用碱性食物和饮用碱性水来调节。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酸碱体质论的科学性

事实上,“酸碱体质论”完全是一个伪科学理论。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早已指出这一理论并不成立。该理论最早由Robert Boyle提出,但连他本人也承认这是一个不明因果、颠倒是非的伪科学理论。

食物的酸碱性分类

虽然“酸碱体质论”不成立,但食物确实可以分为酸性和碱性。化学成分分析显示,食物燃烧后的灰烬中如果含有较多的磷、硫、氯元素,溶于水后会形成酸性溶液;如果含有较多的钾、钠、钙、镁元素,则会形成碱性溶液。

一般来说,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蛋类)和高淀粉食物(如米、面)含有较多的硫、磷等元素,代谢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而蔬菜、水果、奶类等食物含有较多的钾、钙等元素,代谢产物的碱性较强。因此,大多数蔬菜、水果被认为是碱性食物,而肉类则被认为是酸性食物。

人体体液的酸碱性

人体内存在多种体液,包括细胞内液、血液、淋巴液、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及胆汁等)、尿液或汗液等。这些体液的pH值确实有所不同,例如胃液呈酸性(pH 1.0~2.0),尿液呈弱酸性(pH 5.0~7.0),肠液呈碱性(pH 7.55~8.55),而人体血液的pH值一般维持在7.35~7.45之间。

在医学上,人体并没有所谓的“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人体内有一个保持酸碱平衡的稳定系统——酸碱缓冲体系,它会自动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度,使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一旦这个调节机制失常,就可能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例如,如果血液的pH值低于7.35,就可能发生了酸中毒。

食物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

实际上,人体的pH值并不会因为摄入不同食物而发生显著变化。无论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人体都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来维持酸碱平衡。而且,食物的酸碱性与人体相比微不足道,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碱性食物的健康误区

一些商家鼓吹碱性食物更健康、能抗癌,甚至声称吃碱性食物能生男孩,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根据营养学的建议,人们应该保持均衡饮食,确保食物多样化,包括水果、蔬菜、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等。这种饮食结构既包含了碱性食物,也包含了酸性食物,而不是单纯追求碱性食物。

结论

“酸碱体质论”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健康误区。虽然食物确实可以分为酸性和碱性,但这与人体体质无关。人体有自身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影响极小。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多样化食物,才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