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找法人还是负责人?一文详解劳动仲裁关键问题
劳动仲裁是找法人还是负责人?一文详解劳动仲裁关键问题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常常会面临一个困惑:应该将用人单位的法人还是负责人作为劳动仲裁的被申请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并介绍劳动仲裁裁决撤销的条件以及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包含的内容。
劳动仲裁是找法人还是负责人
劳动仲裁的被申请人一般是用人单位,而非单纯的法人或负责人。具体说明如下:
用人单位作为被申请人: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纠纷的法律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应将用人单位列为被申请人。例如,劳动者与某公司就工资支付问题产生纠纷,那么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被申请人应是该公司。
法人和负责人的角色: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负责人是代表用人单位行使职权的个人。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虽然法人或负责人可能代表用人单位参与相关程序,但他们是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的,承担的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并非以个人身份承担责任。
所以,劳动仲裁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将用人单位列为被申请人,由用人单位来应对仲裁程序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劳动仲裁裁决撤销条件有哪些
劳动仲裁裁决撤销需符合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仲裁裁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不准确,与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相悖。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比如案件不属于该仲裁委管辖范围,却进行了裁决。
(三)违反法定程序。例如仲裁庭的组成不合法,未按照规定通知当事人等程序上存在瑕疵。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若一方提供虚假证据,且仲裁裁决以此为依据作出,可申请撤销。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这种隐瞒行为导致裁决结果可能有失公正。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仲裁员的不当行为严重影响裁决公正性。
另外,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撤销裁决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劳动仲裁申请书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仲裁申请书通常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人需写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若为用人单位,则要写清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请人同样要明确上述相关信息。
(二)仲裁请求。需清晰、具体地列出要求被申请人承担的责任,如支付拖欠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等,每项请求应明确金额或具体事项。
(三)事实和理由。详细陈述引发劳动争议的具体情况,包括入职时间、工作内容、工资待遇、争议发生的过程等,说明申请仲裁的依据和理由,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支持自己的主张。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如有证明案件事实的相关证据,应逐一列出,并说明证据的获取途径等。
此外,申请书还应注明申请仲裁的日期,并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