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必达就完了是什么梗?从网络流行语到数学原理
洛必达就完了是什么梗?从网络流行语到数学原理
"洛必达就完了"这个网络梗最近在抖音上走红。这个梗源于数学中的洛必达法则,表示能承受的极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个梗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洛必达就完了梗意思介绍
"洛必达就完了"这个梗在网络上走红,其含义源自数学中的洛必达法则。这个法则用于求解两个无穷小之比或两个无穷大之比的极限问题。具体来说,当遇到分子分母同时趋于零或无穷大的未定式时,可以通过对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其值。
洛必达法则的使用条件是:首先需要验证分子分母的极限是否都等于零,以及分子分母在限定的区域内是否分别可导。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就可以继续求导并判断求导之后的极限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直接得到答案;如果不存在,则说明此种未定式不可用洛必达法则来解决;如果不确定,即结果仍然为未定式,可以在验证的基础上继续使用洛必达法则。
洛必达简介
洛必达全名纪尧姆·弗朗索瓦·安托万·洛必达侯爵(Guillaume François Antoine, Marquis de l'Hôpital,1661年-1704年2月2日),又音译为罗必塔(L'Hôpital)。他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伟大的数学思想传播者。
洛必达出生于法国贵族家庭,1661年出生,1704年2月2日卒于巴黎。他早年就显露出数学才能,在15岁时就解出帕斯卡的摆线难题,后来又解出约翰·伯努利向欧洲挑战的"最速降曲线问题"。虽然他在军队中担任过骑兵军官,但由于视力不佳而退出军队,转而投身学术研究。
洛必达的《无限小分析》(1696)一书是微积分学方面最早的教科书之一,在十八世纪时为一模范著作。书中创造了一种算法(洛必达法则),用以寻找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函数之商的极限。洛必达在前言中向莱布尼兹和伯努利致谢,特别是约翰·伯努利。洛必达逝世之后,伯努利发表声明该法则及许多的其它发现该归功于他。
本文原文来自9ga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