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面向海外优秀本科生招博士:打破误解,助力国际人才竞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面向海外优秀本科生招博士:打破误解,助力国际人才竞争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3A04HUP00

日前,复旦大学发布了一则面向海外高校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的博士招生公告,引发了一些舆论的误解和妖魔化。比如“有钱人就可以跳过硕士实现25岁博士毕业”,“专门给权贵阶层开特殊通道”等等。

事实上,复旦此次招生政策与国内博士招生办法并无本质区别,均为申请考核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优秀本科生直接读博已成为常态,硕士并非必经阶段。一些公众对留学生的误解也应被纠正,很多优秀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已出国留学。

复旦此举是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举措,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而非被抹黑。

复旦博士招生政策与国内无本质区别

复旦此次针对中国籍优秀本科留学生的招生办法,与国内博士招生办法没有原则区别,都是申请考核制。在招生过程中,学校会根据申请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潜力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估,择优录取。

直博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部分公众不知道优秀的本科生直接读博是惯例,硕士不是必经的路径与阶段。在过去很长的精英教育时代,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硕士、博士的阶梯模式,博士招生量极少,更主要是给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人才,我们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就替代了最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教育。但是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包括博士的规模也不断扩张,这一固定的阶梯模式被打破,直博批量出现,即优秀学生不一定再需要先经历硕士阶段再进入博士研究阶段。

2020年,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研究生教育开始进行系列调整,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更多转向博士阶段,硕士则逐渐转向应用人才的培养。博士的培养规模开始快速扩张,2020年博士招生达到了11.6万,最近几年招生增长比例均超过10%,远远高于硕士的增长比例,2023年博士招生量已经超过15万。

一些著名大学停止了相关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的招生,全面转向博士。与之相关,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研究生推免中的“直博”比例大幅增长。国际上也基本如此,比如美国,优秀本科毕业生基本都是直接博士,硕士主要是应用人才培养,即专硕,学术性硕士很少,而且主要是作为博士退出机制的一个路径安排。

留学生群体不应被妖魔化

一些公众把留学生全部妖魔化为“学习不好,只是家里有钱”的一群人,是极端错误的。很多优秀的学生本科阶段就开始出国留学了。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生已经超过70万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出国留学已经常态化的今天,学习优秀的、普通的人,都在出国了,包括一些工薪阶层。

像南京外国语学校,北师大实验中学等著名中学,大量学业优秀的学生放弃了国内著名大学,选择出去读本科,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学习不好才出去。目前仅英国牛剑两所大学在国内本科生招生量就多达400人左右,美国常青藤大学招收的中国籍本科生也常年在200人以上。

此次复旦在招生公告中也明确:“世界前100名大学”,并非什么人都要。至于前100如何衡量并没有说。其实,英国的大学在招收中国学生时也把我国大学根据985、211、双一流分列不同的招生标准。

不得不多说一句,近年互联网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妖魔化留学生的言论,经常简单把留学生等同于学习不好,等同于不爱国,我们必须给予澄清。出国留学只是成长的路径选择,恰恰是我们大量的留学生,近年一直奋战在反妖魔化中国的第一线。

复旦举措是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一环

最后,我想特别提醒,复旦此举是国际人才战中的一个积极举措,绝不应该被抹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核心是培养拔尖的科技人才。中美博弈,胜负手是人才,尤其是拔尖科技人才。最近DeepSeek再次给了我们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让美国针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封锁大打折扣。技术封锁只是暂时的,只要有人才,给时间,我们就可以突破。

出国留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76.3%有海外留学经历。从2018年开始,美国就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人才遏制战略,拒绝向赴美学习理工科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发放签证,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去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反映,中国赴美留学再次大幅下跌,美国扶持的印度则大幅超越中国,位居第一,核心就是我们的留学人数在持续下跌。

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才遏制,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和提高自主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能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美国等西方国家不让我们优秀的学生去他们国家学习科学技术,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一部分优秀的本科生接回来?复旦此举是典型的人才竞争与争夺,是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的,绝不应该被抹黑!

事实上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吸引国际优秀人才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在读博士中超过30%是留学生,如果我们都不敢把自己优秀的学生接回来,何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