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哲学3大问题之: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哲学3大问题之: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0/12/50382475_1131023569.shtml

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探讨知识的来源、性质和范围。哲学家们研究如何获得可靠的知识,以及什么样的知识是真正可信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认知的能力和局限,从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加谨慎和明智。

柏拉图:知识是“经过正当理由的真信念”

柏拉图,公元前5至4世纪古希腊的一位杰出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家族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年轻时,柏拉图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深受其影响。苏格拉底被雅典当局处死后,柏拉图开始广泛旅行,访问了包括埃及和意大利在内的多个地区。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郊外成立了柏拉图学院,这是西方世界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专注于哲学研究和教学,他在那里教学和写作直到公元前347年逝世。

柏拉图生活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雅典的文化、政治和军事的鼎盛与衰落。雅典在伯里克利领导下达到了民主和艺术的高峰,但也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和政治动荡。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决深深影响了柏拉图,使他对民主制度产生了怀疑,并促使他探索理想社会和知识的本质。

柏拉图提出,知识是“经过正当理由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这一定义奠定了西方认识论的基础,成为后世讨论知识本质的经典表述。根据柏拉图的定义,知识包括三个要素。信念:个体对某一命题的信念,即认为该命题为真。真理:该命题确实为真。正当理由:个体有充分的理由或证据相信该命题为真。这三要素共同构成了知识的基础。

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明天会下雨,并且明天确实下雨了,那么他的信念是真实的。然而,如果他只是随机猜测,或基于迷信来相信这一点,那么尽管他的信念是真的,但这并不能构成知识。相反,如果他的信念是基于可靠的天气预报,那么他不仅相信明天会下雨,而且有正当的理由相信这一点,这样他的信念就可以被称为知识。

柏拉图的知识定义对后世的认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强调知识需要真理和正当理由,他奠定了西方哲学中知识讨论的基础。这个定义成为后来哲学家们讨论和检验知识的标准。他的思想不仅在哲学上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在科学方法、教育理论和宗教神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笛卡尔:知识来源于理性

勒内·笛卡尔,17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数学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出生于法国,父亲是地方议会议员。笛卡尔幼年丧母,身体虚弱,但他在耶稣会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他在普瓦捷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参军,但很快就对军旅生活感到厌倦,开始专注于哲学和科学研究。

笛卡尔生活在17世纪,这是欧洲思想、科学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通常被称为“科学革命”时代。这个时期的欧洲正经历着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交织在一起,推动了新的世界观和知识体系的形成。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他试图通过理性和逻辑推理建立一个可靠的知识基础,以应对当时知识体系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笛卡尔的方法论怀疑是一种系统性的怀疑方法,旨在通过怀疑一切可能被怀疑的知识,以寻找一个坚实不移的知识基础。他认为,只有在经过彻底的怀疑之后仍然无法被否定的知识才是真正可靠的。笛卡尔通过怀疑感官经验的可靠性和甚至数学定理的绝对性,最终找到了无法被怀疑的真理——即他自己作为一个思考的主体的存在。这一过程体现在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中。

为了改善我们的思想并且走向真理,我们必须怀疑一切。 ——笛卡尔

笛卡尔强调,理性和逻辑推理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建立在清晰和明晰的观念基础上,这些观念是通过理性思维而不是感官经验获得的。笛卡尔主张先天知识理论,所有人类都是通过上帝的更高力量而生来就拥有知识的。例如,数学和几何学中的基本定理就是通过理性推理得出的,是先天的、普遍的和必然的。

例如,在数学中,我们通过理性推理得出2+2=4,这是一个普遍且必然的真理,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的经验。同样,在几何学中,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也是通过理性推理得出的先天知识。

笛卡尔的思想奠定了现代认识论的基础。他通过系统怀疑和“我思故我在”命题,建立了一个不可怀疑的知识基础。这一方法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框架。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方法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成为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

洛克:知识来源于经验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被认为是自由主义思想和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奠基人。洛克出生于英格兰萨默塞特郡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律师。他在牛津大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了古典文学、哲学和医学。洛克在牛津大学讲授了多年的希腊语、修辞学和道德哲学。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包括《人类理解论》、《政府论》和《教育漫话》。

洛克生活在17世纪的英国,这是一个充满政治和宗教动荡的时期。英国内战、查理一世的处决、克伦威尔的统治和光荣革命等重大事件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思想和社会结构。17世纪的欧洲也是科学革命的高潮时期,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世界观受到挑战。洛克的哲学思想深受科学实证主义精神的影响。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感官经验和反思经验。感官经验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直接获得的关于外界事物的信息。反思经验则是对我们自己的心灵活动的观察和内省,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思维、信念、愿望和情感。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我们通过视觉感官获得关于花的颜色和形状的信息;当我们触摸它时,通过触觉感受到它的质地。这些感官经验构成了我们对花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当我们思考为什么喜欢这朵花时,我们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审美判断。

洛克还强调,知识的获取需要通过感官经验和反思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分析。他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先天观念。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官经验和反思经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一观点反对了笛卡尔等理性主义者所提出的先天知识理论。

洛克的认识论思想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础,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如贝克莱和休谟。他的“白板说”成为后来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康德:知识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

伊曼努尔·康德,18世纪德国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标志着现代哲学的重大转折。康德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他的家乡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度过。康德出身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哲学、数学和物理学。他先后在大学担任讲师和教授,专注于哲学和科学的研究。康德的哲学著作极为丰富,最著名的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康德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这是一个思想和科学大发展的时代,通常被称为启蒙时代。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科学和个人自由,反对传统的权威和迷信。这一时期也是科学革命的延续,牛顿的经典力学和其他科学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然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也在继续,前者主张知识主要来源于理性思维,后者则强调感官经验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他试图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识论理论。

康德提出,知识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他认为,感官经验提供了知识的材料,而理性结构则对这些材料进行组织和解释。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棵树时,我们的感官经验提供了关于树的颜色、形状和位置等信息,而我们的理性结构则将这些信息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树”的概念。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综合判断”的概念。先验综合判断是那些既非单纯经验得来,也非纯粹分析的知识。例如,数学和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就是先验综合判断,它们是通过理性推理获得的,但同时也是经验的必然结果。

例如,在数学中,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定理(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是通过理性推理得出的先验知识,但这些定理也是我们通过感官经验(如测量和观察)来验证的。因此,数学知识是经验与理性结合的结果。

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奠定了现代哲学的基础。他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哲学家,如黑格尔、叔本华和胡塞尔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