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一定要有核动力航母?跑得快和跑得远,战术价值无与伦比
中国为何一定要有核动力航母?跑得快和跑得远,战术价值无与伦比
近年来,中国海军发展迅速,尤其是航母领域已达到世界准一流水平。然而,福建舰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与美国核动力航母相比仍存在差距。本文将从战术价值的角度,探讨中国发展核动力航母的必要性。
中国海军发展很快,尤其是航母这个领域,可谓是已经到了世界准一流的水平上,足以和美国的航母技术掰手腕。于是,很多军迷就表示“福建舰战力堪比美国核动力航母”,“如果不看动力系统,只看航母武装配置,福建舰比福特级强”,“福建舰和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打起来,一点也不吃亏”……总而言之,就是认为福建舰已经很强大了,美国的核动力航母都得见面输三分。事实果真如此吗?显然不是,否则还要核动力干嘛。咱们今天不讲高大上的理论,就说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没有核动力,对付核潜艇都费劲。
海军是一个机动军种,人类历史上的数次海上大战都是在双方舰队反复机动过程中完成的;而那些憋在港里不动的舰队,都是直接被人封锁在港口,然后沉没在港内。典型的被“憋死”在港口的舰队,包括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海军、日俄战争时期的沙俄太平洋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公海舰队等等。这才有了那句话:不敢机动的舰队等于零。
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
核动力航母在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核动力系统使航母能够长时间保持高速航行,这对于在广阔海域执行任务至关重要。此外,核动力航母不需要频繁补给燃料,这不仅提高了作战效率,还增强了舰队的整体机动性。
相比之下,常规动力航母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福建舰虽然采用了电磁弹射等先进技术,但其动力系统仍为常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战术价值。
因此,中国发展核动力航母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提升海军整体作战能力的必然选择。核动力航母将为中国海军提供更强的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使其能够在更广阔的海域执行多样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