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石鹏飞诗品:云南的风雅 ——读《云南近现代诗词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石鹏飞诗品:云南的风雅 ——读《云南近现代诗词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hiciyun.com/view/team/newsdetail.aspx?memberid=73C664ED2E42AF89&id=84b97c9502cc058d

云南,这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沃土,其气候多样,地貌迥异,民族众多,文化底蕴丰厚,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从古滇国开始就有自己的诗词传统,唐宋元明清,愈近愈显。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元阳是白族人,中年“丁忧”辞官回归故里大理后,醉心山水,留下多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如《登石宝山》:

剑海西来石宝山,凌风千仞猿猱攀。
岩唇往往构飞阁,石窟层层可闭圜。
恍疑片云天上落,五丁把住留人间。
霜痕雨溜石色古,缪琳琅玕何足数。
老藤穿石挂虚空,欲堕不堕寒人股。

和李元阳交情甚好的大才子杨慎更是用通俗口语写尽了昆明四季如春、花开不断的自然之美:

滇池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古代云南诗词的非凡造诣,润泽着一代代又一代的云南诗人。熟悉中国文学艺术的人知道,云南当属当代诗歌重镇,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这片广袤的红土地滋养丰厚,不光近现代诗词文化绚丽多姿,就连当代诗歌艺术也大放异彩。我们熟知的于坚、海男、雷平阳、李森等重量级诗人生长于这片土壤,薪火相传中,王单单、杨碧薇、胡兴尚、何永飞等青年才俊也开始在中国诗坛崭露头角,越来越耀眼起来。

代代相传的诗词传统,共同绘就出云南的声色和风景。这是地处边疆多民族文化熏陶下云南的风雅。云南艺术何以风标独致,滇人何以善于写诗?从石鹏飞主编的《云南近现代诗词选》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擅联者擅诗

历代诗人辈出,无论汉魏,还是唐宋元明清,其诗词数量、质量皆蔚为大观,近现代诗词更是蓬勃发展,仅现存的刊刻本就有《滇南诗略》47卷、《滇诗嗣音集》20卷、《滇诗重光集》18卷、《滇诗拾遗》6卷、《沧海遗珠》4卷、《滇词丛录》3卷等。

对联由古代律诗对偶句发展而来,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下,发展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文人学士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其中,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天下一绝,窦垿岳阳楼长联冠盖华夏,赵藩武侯祠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为毛主席亲自点赞。滇人擅联,似乎没什么疑议。然而,君可知孙髯翁写诗也是一把好手,例如《永言堂诗文集》中的七律《金沙江》:

劈开蕃域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
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波摇日月苍藤细,沙走雷霆白昼昏。
倒峡翻浪自今古,更从何处觅江源。

从文化的源流角度讲,诗歌和对联本是一家之分出,擅写对联的人必定在诗歌上也有极高造诣。孙髯翁虽非近现代诗人,但这一系文脉对云南近现代诗人群体影响深远。几年前,石鹏飞先生邀集云南诗词界方家,搜集、打捞和精选100多年来滇人墨宝,初选1204首优秀诗词,最后优中选优,从中遴选出116位诗人的294首,向世人展示出自1840年以降云南诗词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气韵。

石鹏飞教授潜心研究中西文化40多年,以思想辽阔深邃、观点新颖前卫、口才幽默诙谐而被学生们誉为云南大学“四大铁嘴”之首,每次他开讲座时人满为患,连走廊外面都挤满了人。以激荡思想为使命,文化复兴为己任,本书的诗词选编保持了极高的标准。在他的坚持下,本次遴选原则参照了钱钟书先生受命编选宋诗提出的六条选诗标准:

  • 押韵的文件不选;
  • 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把戏不选;
  • 大模大样的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
  • 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绝无增进的旧货充新也不选;
  • 有佳句而全篇不匀称的不选;
  • 当时传诵而现在看不出好处的也不选。

赓续云南风雅传统,掘发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独特的气质精神,树立云南的文化自信和诗词自信,继往开来,这是石鹏飞和他同仁们的又一使命。

有大义,格自高

云南地处边疆,历来是抵御外敌入侵的桥头堡,特别是晚晴以来,清政府摇摇欲坠,列强虎视眈眈,继越南等毗邻国家成为西方殖民地,侵略者将魔爪伸向中国,云南首当其冲成为列强征服中国人民的第一站。

在这种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救国保种的呼声成为有识之士的自觉选择,每个读书人的身心都受到剧烈冲击,为了呼吁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他们以笔为枪,写下大量忧国忧民之作,因此本书在选择诗词中具有三大特点:

其一,再现了晚晴时期仁人志士的文人风骨。国家不幸诗人幸,说得极有道理,赵藩被誉为云南近代诗词第一人,他是封建社会末期科举精英,身处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他的诗词中浸染了一种民族悲情,读来让人心生力量,例如:读史杂感四首(选一):

十载愁闻野哭声,眼中旌旆又鲜明。
越王台下楼船尽,萁子遗封杞棘生。
殷浩只宜高阁束,王尼何处露车行。
美人醇酒酕醄卧,苦语伤心话不成。

其二,再现了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的历史。

辛亥革命那批革命党人,他们是传统文化下成长起来的民族精英,蔡锷、李根源、李鸿详等革命者的诗词,处处在风雨飘摇中可见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乐观主义精神。登五华山二首(选一):

双塔峥嵘矗翠华,腾空红日射朝霞。
遥看杰阁层楼处,五色飞扬识汉家。

其三,再现了以西南联大师生为主的抗日爱国热忱。

八年间,随着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的创办,来自全国的优秀知识分子、中国文化巨匠云集于春城,近现代著名诗人也几乎云集于此,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陈寅恪等国内一流的国学大师和诗人的南迁定居,为云南文化注入了更深厚的底蕴和苍健的筋骨,如朱自清《寄怀平伯北平》:

忽看烽燧漫天开,如鲫群贤南渡来。
亲老一身娱定省,庭空三径掩莓苔。
经年兀兀仍孤诣,举世茫茫有百哀。
引领朔风如劲草,何当执手话沉灰。

国难当头之际,有大义,才有大爱,然后成就高格,这些先贤们无不以爱云南爱乡土为己任,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大义擎天,迎难不避,敢于担当,勇往直前,为云南诗词注入了灵魂,有力地锻造了后来云南文化的筋骨。

诗言志

当然,评判诗歌好坏不止一个维度,有筋骨只是其中一个角度,在本书中,石鹏飞和他的同仁还选编了一些抒情、写景、叙事的生活之诗,例如腾冲人李叶萌的两首:

晚步池边
黄昏溪上静无哗,一曲清波系钓槎。
露下横塘鸳梦稳,野风吹放白莲花。

过高谷庄旧居
故里归来日,风光簇簇新。
水流如导我,山色亦迎人。
父老欢情切,儿童笑语真。
小园松柏好,随意自成春。

在石鹏飞看来,诗歌要有“童心”,老子言“复归于婴孩”,也叫赤子之心,就像小孩子不说假话,不装佯,也就是要把内心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诗歌者,歌诗也,诗是从最早的歌演变而来的,歌是呼喊,但呼喊只是一种节奏、腔调和旋律,它不明确,而语言文字是明确的。现在用语言文字表达情志,进入第二阶段:诗言志。

也就是说,要用语言,把你心里的话说出来。用老百姓的话说粗俗一点: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挂在心上的通常有三样东西,第一是感情,无疑,李叶萌的诗便是这一典范,上承王维田园诗派的恬淡,也有李贽童心说的清新。

第二是事件,例如保山人徐进写的《出征篇》,记载了庚午之夏,滇军准备入桂,各兵团自由补兵的军队建构,为历史留下了真实可靠的资料。

第三是抱负,例如云县人胡瑛所写《寓麻阳行营,即兴偶成四首》(选一):

滇山黔岭郁嵯峨,挺进湘西九折波。
举义王师传羽檄,入关晓谕禁烦苛。
漫因年少轻陆逊,直以老成钦伏波。
甲帐连营军旅壮,长缨万丈缚修罗。

文学作品要表达一定的主题,就是这个“志”,就是平常说的“思想”。为人生而写诗词,有思想,有情感,有形象,符合这个要素的便是好诗词,本书所选诗词就是按照这个高标准来遴选的。

此外,本书除了选择出生云南的诗人,也编选了国内一流诗人流寓云南时所见所闻所感之诗,例如陈寅恪、朱自清、刘文典等诗词大家之作,功力深厚,境界高远,与云南本土文化遇合,激荡生发,形成了云南新的文学文脉,如刘文典的大作:

有感
故国飘零事已非,江山萧瑟意多违。
乡关烽火音书断,秘阁云烟典籍微。
岂有文章千载事,更无消息几时归。
兰成久抱离群恨,独立苍茫看落晖。

优秀的文化都是激荡和碰撞的产物,即便云南地处偏远,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但随着彬彬其盛的中原文明传入、熏染、震荡,于是成为了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艺术丰美之乡。民族文化杂处让云南开放包容,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点便是,虽身处偏远,却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先。全书所选诗词反映云南秀美山川景色、悠久古迹名胜、淳朴民风民俗的同时,也展现出云南近现代社会波澜壮阔、壮怀激烈的历史全景,包括其中生活着的人活色生香的日常情态,最后绘就云南文化独一无二的声色和腔调,这是高天厚土的云南的春风大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