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银行保险缺节税资产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银行保险缺节税资产吗?

引用
格隆汇
1.
https://www.gelonghui.com/p/997902

银行保险机构在债券投资中享有税收优惠政策,这不仅体现在不同券种之间,也体现在不同机构之间。随着政府债券持有规模的增加,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所得税实际税率有所下降。即使公募基金的税收优势被取消,银行和保险机构也可以通过大幅增持政府债券来实现节税目标。

当前债券投资的税收政策

债券投资主要涉及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和所得税。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增值税税率为6%,增值税及附加合计为6.34%。企业所得税适用的一般税率为25%,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对特定税种和特定机构存在税收优惠政策。国债和地方政府债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铁道债券的利息所得税率减半,对企业而言,适用的税率从标准的25%降至12.5%。政金债免征个人所得税,但企业所得税不免。

特定机构方面,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包括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断式买入返售金融商品、持有金融债券、同业存单,以及政金债。公募基金的利息收入免增值税,转让收入免增值税和所得税。

当前债券投资的实际税收情况

随着政府债券持有规模的增加,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所得税实际税率有所下降。具体来看,商业银行持有政府债券规模增速从2018年的8.7%上升至2023年的16.8%,同期上市银行所得税的实际税率均值从14.07%下降至9.43%。保险机构持有政府债券规模增速从2017年的-27%上升至2023年的22.1%,同期上市险企所得税的实际税率均值从25.5%下降至-23.63%。




政府债券带来的免税票息收入在未来或可完全抵消所得税。上市银行的税前利润增速在近两年连续下行,而五家上市险企的税前利润合计值在2021和2022年两年负增长,2023年增速小幅转正。未来随着资产收益率的下行,银行和保险的利润下行压力也在增大。而银行和保险投资政府债券的增速是在上行的,这意味着在未来即使公募免税优势取消,银行和保险通过大幅增持政府债券仍旧可以节税,极致情况下免税票息收入甚至可以完全抵消掉所得税费用。


如果公募税收优势取消的可能影响

在债券投资方面,银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节税:一种是增加政府债券投资规模,通过增加非纳税项收益来节税;另一种是增加基金委外规模,借助基金的免税优势来节税。对此,我们进行了验证:

首先,就六大国有行而言,2023年六大国有行所得税免税收入节税规模合计为253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224亿元,投资政府债券规模合计为31.2万亿元,较上一年增加4.1万亿。10年国债收益率在2023年全年均值为2.7%,如果我们按照2.7%的票息计算政府债券增加带来的节税规模,合计为277亿元。单独各家行来看,以政府债券投资增加带来的节税规模/免税收入节税规模代表政府债投资增加带来的节税效应,均在50%以上。


其次,我们有理由得到推断,相较于投资基金,政府债券投资增加给银行节税带来更大的贡献。截至2023年,35家上市银行纳入表内的委外规模合计8.62万亿元,同比下降7.76%,其中基金委外规模4.87万亿元,同比仅增加1.73%。而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规模在2023年底达到了52.35万亿元,较前一年底增加了7.53万亿,同比增长16.8%。如果按照2.7%票息计算,7.53万亿的政府债券规模增加可节省税收508亿元。而42家上市银行的所得税费用在2023年合计仅下降了209亿元,其他非上市的小型城农商行所得税费用本身不多因而规模变化应该不会太大。因此,我们有理由得到推断,相较于投资基金,政府债券投资增加给银行节税带来更大的贡献。


对于债券市场可能有何影响呢?

首先,即使银行赎回债基,实体信贷需求弱,资金将再次回到债券市场,更多是摩擦性冲击,对债市需求总量影响有限。

其次,银行和债基投资债券结构不同,可能会带来国开-国债利差、信用利差的拉大。商业银行以持有地方债和国债为主,而债券型基金以持有政金债、金融债、中期票据为主。如果银行赎回基金自行投资债券,由于政府债券具有免税效应,可能会增加国债和地方债的需求,国开债的需求减少,因此可能带来国开-国债利差走阔。信用债来看,虽然资本新规要求穿透,银行直接投资信用债和委外通过基金投资信用债在银行表内的资本占用基本一致,但是基金具有免税效应,而银行直接投资信用债还需承担税收成本。因此如果银行赎回债基直接投资债券,可能会使得信用债需求减弱,进而带来信用利差走阔。银行一般出于节税、加杠杆、波段操作或者信用下沉的需求投资债基,因而低等级金融债和企业债、中票的压力可能更大。



然后,按当前节税效果来看,对长久期、低等级债券影响可能更大。按当前公募基金的免税效应来看,节省的国开债和信用债的利息税收成本(增值税和所得税)成本在40-70bps左右,长久期债券比短久期节税多,这意味着如果公募税收优势被取消,长久期、低等级的债券可能受冲击更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