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失眠治疗全指南】药物、心理、物理治疗方案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失眠治疗全指南】药物、心理、物理治疗方案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apps.medtrib.cn/media/phone/post/app/3a6ea3e5-6440-4c24-87a5-c44f05c54e82.html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失眠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民族医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虽然已被临床试验证实具有短期疗效,但长期应用仍需承担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潜在风险。

常用失眠治疗药物

常用的失眠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具体药物类型、特征、用法用量、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如下图所示:

失眠药物治疗方案

对于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建议采用以下序贯方案:

  1. 首选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或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如果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可更换为另一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2. 首选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苏沃雷生、莱博雷生等。这类药物由于其非成瘾性,已成为失眠治疗的新靶点药物。

  3. 非处方药如抗组胺药常被失眠患者用于自我调节,但临床上并不推荐使用。

  4. 对于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可添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等。

  5. 抗精神病药不作为首选药物使用,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和人群。

  6. 对长期应用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的慢性失眠患者,建议至少每4周进行1次临床评估。

  7. 慢性失眠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方式服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特殊人群失眠药物治疗

老年失眠患者

  1. 首选非药物治疗,尤其强调进行认知行为治疗(CBT-I)。

  2. 药物治疗推荐选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剂和小剂量多塞平。

  3. 镇静催眠药物应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尽可能短期应用,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 长期用药时推荐间歇疗法。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失眠患者

  1. 首选睡眠卫生教育,推荐CBT-I。

  2. CBT-I不满意或者难以依从时,可选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儿童及青少年失眠患者

  1. 首先尝试CBT-I。

  2. CBT-I效果不佳时,考虑药物治疗作为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须注意药物说明书的年龄限制,权衡风险/获益。

失眠共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1. 应根据患者诉求分别给予评估及治疗,气道正压通气(PAP)依从性不好时优先治疗失眠,首选CBT-I治疗。

  2. 对PAP依从性好者,将PAP作为初始治疗。

  3. 慎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失眠共病不宁腿综合征(RLS)

总的原则是针对RLS病因干预及诊治。

脑血管病患者失眠

  1. 首选CBT-I和非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早晨光照疗法、针灸)。

  2. 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CBT-I联合药物治疗,药物可选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以及中药等。

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失眠患者

  1. 适用于CBT-I治疗。

  2. 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失眠患者推荐选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3. COPD患者应慎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对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失代偿期的患者禁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伴有其他躯体疾病的失眠患者

  1. 唑吡坦可用于治疗非杓型高血压失眠患者。

  2. 对失眠共病2型糖尿病或肥胖,推荐使用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3. 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可选择右佐匹克隆。

  4. 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和血糖控制,但有诱导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共病精神疾病的失眠患者

  1. 由精神科专业医师会诊,同时对精神疾病和失眠进行干预。

  2. 对失眠伴抑郁或焦虑,首选CBT-I,若无效,使用药物治疗,若仍无效,更换物理治疗或应用联合疗法。

  3. 失眠伴抑郁的药物治疗:推荐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或阿戈美拉汀,必要时辅以镇静安眠药。

  4. 失眠伴焦虑:对失眠为主者选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苯二氮䓬类药物类药物,焦虑症状突出者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焦虑药物。

  5. 对存在失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

本文转自:神经时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