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正在跟你说话!教你从表情读懂孩子的需求与感受
宝宝正在跟你说话!教你从表情读懂孩子的需求与感受
面对婴儿的哭泣,很多新手父母都会感到手足无措。其实,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的表情和行为都在试图向父母传达需求。本文将帮助父母们解读婴儿哭泣、不喜欢依偎和烦躁等行为背后的心理学解释。
一、大哭:宝宝天生要激起父母来安抚的方式
看到宝宝大哭,不管是否为人父母,很少人会无动于衷。我们会当场停下手边的事。宝宝哭得越久,哭声越刺耳、越急切,我们越能够体会宝宝的苦恼。宝宝粉嫩的圆脸突然变形,涨红。嘴唇的完美轮廓被撑大,眉头皱在一起,手乱挥、脚乱踢。你会吃惊地发现,不到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哭的时候是不掉泪的,但毋须眼泪你也知道,宝宝大哭是明明白白在呼救。没有其他时刻会让你的宝宝看起来这么无助,这么需要你的关注。你不免会赶忙伸手把她抱在怀里安抚。
哭是宝宝最明确的沟通形式,告诉我们她饿了、不舒服、刺激过多、累了或疼痛。宝宝的某些哭法很容易解读,有些则比较困难。当你越来越了解你的宝宝,你会发现她的各种哭法强度和音量不一,音高和长度也不同,甚至她的感受也程度有别。肚子饿和不舒服的哭,偏向于一开始哭得比较小声,然后变得大声而有节奏。疼痛的哭有特别的模式,从拔尖的一道哭声开始,接着暂时没了声音,然后持续大声地哭。疼痛的哭甚至会哭得屏住呼吸,上气不接下气。了解宝宝为什么会哭是有难度的事,但随着时间过去,你会办认出哭法的不同,也就更容易安抚宝宝。
二、不太喜欢依偎的婴儿
不是所有的婴儿都喜欢依偎。他们小小的身体天生僵硬,对抚触也过度敏感,以至于当爸妈要把他们抱进怀里时,他们会退却。他们不会依偎在爸妈柔软的颈窝里,反而抗拒被抱或被抚摸,简直像是在拒绝爸妈。
至少爸妈会这样想。对于很多爸妈来说,梦想中那个会本能地依偎在怀中的宝宝可能永远不会出现——至少不是透过他们幻想中的方式出现。这对每个新手父母来说是一个打击,因为所有准父母都会想象着自己的无助小宝宝一生下来就会回应他们每一个疼爱呵护的举动。爸妈可能会认为宝宝实际上是要把他们推开,甚或认为宝宝不爱他们。
如果你的宝宝是这种反应,得知很多新生儿不喜欢依偎,你也许会宽慰不少。这可能单纯只是宝宝的生理构造或天生气质使然;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代表宝宝在拒绝父母。宝宝的作风跟她对你的感觉不相干,当然也不是你的照顾方式造成的。记住这一点也很重要:不太喜欢依偎的婴儿学习和发展能力跟喜欢依偎的婴儿一样好。
所以,假使你的宝宝天生不喜欢依偎在你怀里,假使不管你怎么搂她、抱她,她的身体都很僵硬、紧绷,你必须认清,她就是这个样子。随着时间过去,她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她会用跟依偎一样可靠而令人满足的其他方式回应你。举例来说,当宝宝被直立抱着,可以从你的肩膀往外看,用眼睛探索周遭环境,是她最舒服的状态。久而久之,你也会发现适合她的性情与作风的身体接触方式。但首先你要放下你梦想中的“梦幻宝宝”,接纳和享受宝宝本身的独特个性。
三、烦躁:宝宝正在告诉你他快要气炸了
出生几周到几个月的宝宝都会哭闹,不管你回应她哭闹的方式多么敏锐和一致。尽管每个宝宝哭闹的型态不同,大约在出生六周左右,哭闹的情况会达到高峰,然后在四个月大左右逐渐降低。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和头几个月,宝宝可能在下午和晚上比较爱哭闹,虽然烦躁的宝宝很可能一整天都哭闹不休。
烦躁是低音的、较不强烈的一种哭法,宝宝不会像号啕大哭那样出现张大嘴巴的“哭脸”或身体紧绷的样子。烦躁的宝宝看起来没有哇哇大哭时那么绝望。虽然烦躁时也会出现很多动作——你会看到宝宝眉毛内角上扬,皱起额头,张嘴伸舌——但是她烦躁的声音和表情都不像哇哇大哭时传达的那样急迫。烦躁通常也不像一阵大哭持续那么久。
虽然不如大哭剧烈和醒目,烦躁还是会吸引你的注意!等到你的宝宝开始号啕大哭,她已经相当难过,而且难以安抚了。因此,当她开始断断续续动来动去而且开始烦躁,她正在发出警讯,告诉你她就快要气炸了,甚至就快要受不了了。当你越来越熟悉宝宝不舒服的最初征兆,你就能够回应诸如扭动不安或烦躁这类线索,提供她需要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