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专业深度盘点:哪所大学芯片最强?强在哪?(第3弹)
微电子专业深度盘点:哪所大学芯片最强?强在哪?(第3弹)
随着中国微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微电子专业已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本文将盘点中国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中的最后9所高校,包括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作为教育大省,学习氛围非常强,在大学也是如此。山东大学的微电子学院在2016年正式揭牌,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半导体物理专业方向。微电子系主要做的是半导体材料、器件和集成电路工艺的,集成电路工程系主要是做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的,这两个系都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山大目前主要有四大研究方向:第四轮的学科评估结果是B-。(电子科学与技术)另外,山大官网的信息比较齐全,想报考的同学可以上官网先搜集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目前有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根据官网信息来看,师资队伍基本是差不多的。需要注意的是,微电子学院是筹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单位。两个学院都是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第二批)。
在这里顺便给大家补充一下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名单:
第一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
第二批: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根据师兄师姐的分享,如果在华中大想搞FPGA设计,可以先了解集成系的导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B+。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也就是国防科技大学。微电子/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属于计算机学院,这也是军队唯一获教育部批准开办“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单位。众所周知,国防科大的计算机在国内是顶尖的。微电子背靠计算机学院,据说微电子所主要做的是FPGA设计、DSP和CPU。因为学校的特殊性,在读期间的实践机会和含金量都很不错。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B+。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整合了微电子学院、原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工程学院、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原移动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科研平台组建而成的。据了解,中大在FPGA设计方面的导师数量较多,并且涉及到处理器设计和系统集成,未来也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成为国内的重要创新力量。具体情况可以在官网上搜索,或者咨询师兄师姐。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B。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的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8年。就目前情况来说,研究方向比较齐全,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整机”的专业全链条,具有资深FPGA设计经验人员占比大概在38%。这个占比算是比较高的。据了解,华南理工和企业联培项目更多(比如华为),更加偏向于实践,就业方面具备一些优势。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B。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微电子学院隶属于电信学部(电子与信息学部),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组建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据了解,做FPGA设计和做器件工艺的老师对半开,搞设计的以模拟占多数,论文发布也主要以IEEE为主。就西安地区来说,未来求职的情况和西电也相差不大,两所学校各有优势。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A-。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在三航领域实力很强(航空航天航海),所以在微电子方面也是多应用于航电设计、航空微电子等领域。据了解,目前学院内研究团队主要是FPGA设计团队、微纳电子研究团队、集成电路研究团队、智能集成系统研究团队,研究的方向各有侧重,具体可参考:
FPGA设计:灵活且高效的FPGA硬件设计、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处理
集成电路:混合信号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新一代半导体器件与芯片
智能集成系统:自旋芯片与先进存算系统、人工智能芯片与智能微系统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B+。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的深港微电子学院获批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是在2019年,所以严格来说,算是“第三批”。作为示范性28所里的唯一一所双非院校(非985、非211),不得不说南科大确实有点东西,占据一定的地理优势,拥有大湾区的资源。目前研究方向包含:FPGA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微纳制造及微流控器件、MEMS和微纳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微电子材料和器件、三维集成等。据了解,目前学院内以工艺和设计为主,有一些做FPGA设计的导师,未来会成为国内FPGA领域的创新高地。第四轮学科评估未参评。
厦门大学
厦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源于1924年正式成立的物理学系和1940年创办的机电工程系。和南科大一样,厦大也是“第三批”入选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单位。据了解,厦大在科研和师资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很大。和大多数学校一样,研究方向包含FPGA设计、工艺、器件、材料等。另外,厦大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而且是和清北复一起进入的第一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B。
到此为止,示范性28所微电子高校就全部盘点完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