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放言五首·其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放言五首·其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cd10e204ea9f.aspx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难以决断的疑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放言五首·其三》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智慧的指引。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唐代〕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日 一作:后;未篡 一作:下士)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需要等待七年。
周公在流言蜚语的日子里也会感到害怕,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是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人、对事的评价,不能仅凭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而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去判断。诗人通过“试玉”“辨材”两个具体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同时,又以周公和王莽这两个历史人物为例,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道理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创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