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乱世骄子:无锡薛福成故居的艺术与不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乱世骄子:无锡薛福成故居的艺术与不艺术

引用
豆瓣
1.
https://www.douban.com/note/868591029/

无锡薛福成故居是一座建于清晚期的江南园林建筑群,它以独特的建筑布局和设计风格,展现了晚清时期官商文化的交融。这座占地两万余平米的豪宅,不仅体现了薛氏家族的显赫地位,更折射出那个动荡时代的社会变迁。

这次在秋冬造访无锡,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就是薛福成故居。原只是路过一观,没想到别有洞天,主宅区和花园(西园)都很值得细赏。虽说在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趣上,很难与同在无锡的寄畅园以及隔壁苏州登峰造极的数座经典园林同日而论,但薛宅(尤其指西园)是少见的营造于清晚期的江南园林建筑群,前后两任业主复杂的身份背景和内外冲击中动荡的华夏文明时局,似乎也反映到了建筑之中,与设计于传统华夏文人之手、营造于中原太平年月的经典江南古典园林有显著的不同。

知道了这种历史和文化上的区别,薛宅看起来就十分特别了,那些微妙的矛盾和穿凿,都能找到“原来如此”的归宿,也为薛园的与众不同画上叹号。

作为江南地区的住宅,薛宅的主体建筑却以多进阔面、方正规整的典型京官官宅结构来布局,这是首任业主薛福成作为洋务派高级中央官僚的背景决定的。

主宅布局方正宏阔,但几乎每进的东西厢房位置,都以江南园林景观取代:或设半亭游廊,或架花窗月洞,或堆山水石景,其间飞檐翘角、移步换景;宅邸花园是典型江南园林,自不必说;东侧戏台花厅最是独特,戏台如水榭,架于池上,厅堂和回廊曲桥抱水而坐,形成一个回字独院,戏曲声可借势放大,是少有的专业演播厅设计,这样技术与艺术并举,清雅至极又精致至极,怕是唯有工于文房的水乡文人,才有此等巧思;薛宅的主要设计者就是薛福成本人,其父、兄皆进举出仕,薛家世代书香,是无锡地方士绅望族,无怪他的设计中有如此浓烈的江南情怀。

整个薛宅占地两万余平米,建筑多而精,装饰繁复奢华,堪称江南第一豪宅,尤以主宅为要;这样规模的住宅,营造和运转需要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想必与次任业主、首任监工及完工业主——薛南溟的商界成功有关;薛南溟同其父一样是官僚幕府出身,在鸦片战争后弃政从商,并非经营之才,却在短短十年内,发展为无锡丝厂业之首,而当时政局剧变,清廷被轰开经济大门,无锡同整个江南一样,丝织业主要利润来源于“新兴的”出口贸易;显然,在这个逻辑链条中,薛南溟能够打通这条粗壮的生财之道,其父作为晚清有重要实绩的、高级别、实权、外交官的政治余荫,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皇权臻极的封建帝国时代官宅,薛宅主宅开间之阔,对于薛福成这样秀才功名、幕府出身、未经科考进举而是乘时势而起的高级技术型官僚而言,未免有逾制之嫌;更遑论薛福成猝然殉职于任上时,薛宅并未完工,其子薛南溟、也即次任业主,并未得授清廷官品,后又弃政从商,薛氏后人也不再与清朝品级有关,因此宜应拆除逾制的部分再建;然而不论是六进主宅、九开间正厅、乃至超品至极的十一开间转盘楼,都完整保留并由次任业主修建完工,此番倘若在清中期,怕不是要九族消消乐;虽说有少许遮掩的设计,但这样敢于“擦边逾制”的勇气,显然得益于清末国祚垂危、皇权凋敝,更可见薛福成在设计时对自己将在政坛一展拳脚的野心和兴奋,而结合迅速滑落的时局和他本人的命运,再看薛宅时,不免有一份别样的唏嘘。

有钱、有权、有意愿、有文化,按理说薛宅应当不仅仅能打造成豪宅,在园林的营造上应该能望寄畅园项背才是,但西园的艺术评价并不如此;实际上,西园实景能看出来很明显的“集江南名园之大成”的野望:既有类似寄畅园的黄石山麓,也有神似拙政园小飞虹的廊桥、颇具天一阁风韵的传经楼,当然也少不了经典的江南园林水景、飞檐,在不大的园中,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俱全、丘山溪流湖面尽有、十数种各式小桥、数十种花窗门洞、中西风格兼得的“啥都有”建筑群,薛福成的学术功底和薛南溟的财力都可见一斑;即便在这样优异的条件下,西园与体量类似的耦园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林木偏乱(有可能是现代修复所致)、亭台建筑堆砌过满且略显刻板、水景局促、山景粗野、主题不明等等,整体上匠气和制式感还是略强;但结合营造时间背景,这一切“缺”都有可以理解的“憾”:林木精修需要长年累月,文人园林的建筑布局和装饰装修需要漫长的精挑细改,甚至边住边改、数代努力,营建工作需要传承有序、技艺精湛的专业工匠,美石、良木等高级建材的供应也需要专业市场;而西园过于“年轻”,也过于“饥饿”了:自成稿以后,主设计师薛钦使本人忙于政务,薛宅西园的精修稿估计是准备拖稿到退休,可惜天不假年;监工薛南溟似乎并无文艺上的造诣,时局也没有给他成长的机会,更不用提工匠和建材,建成后的西园便是在社会动荡和剧变中好一阵、歹一阵,野蛮生长至今,有此面貌是历史的必然;仿佛恣睢的少年时代,不过是一个文化符号的漫长生命中的一程罢了,如此看来,西园的种种“不艺术”,何尝不是另一种艺术呢。

话又说回来了,游人很难有闲暇为每一个景点做详细功课,往往走马观花,而好的导游设计应当承担起这部分责任。薛福成故居,其实从命名上就阉割掉了一部分文化特征,更不用说内部尤其是主宅偌大空间里那些散落各处、逻辑不清、重点不明的历史介绍和导览设计了。此行五天余,仅薛宅我就连访两次,看到其中一个偏厅甚至用来陈列无锡泥人,好一阵无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