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如何防治结核病?这些内容应当知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同人群如何防治结核病?这些内容应当知晓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8A06TSD00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以影响其他部位。不同人群在防治结核病方面有着不同的责任和注意事项。
公众
-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 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 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给他人。
医务人员
- 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可能得了肺结核。
- 发现疑似肺结核或肺结核患者,要依法报告、转诊和登记。
- 在开具处方前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不少于10分钟的宣传教育。
- 关注当地执行的结核病诊疗惠民政策。
- 关注患者服药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 感染控制及个人防护。
肺结核患者
- 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 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 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 居家治疗期间,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 治疗期间要按医生嘱咐定期复诊,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要树立信心,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 多吃有营养餐食,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帮助康复。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 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 如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 对于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可以减少发病。
- 注意房间通风和个人防护。
教师
- 学校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教师发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学生,应督促其及时就诊。
- 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教职员工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工作。
- 督促学生养成教室、图书馆和宿舍等室内公共场所勤开窗通风习惯。
- 依据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患病学生的休学、复学。
- 关爱患结核病的学生。
学生
-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 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 学校发生肺结核疫情后,学生应配合接受结核病筛查。
- 要关爱患结核病的同学。
流动人口
- 流动人口享受和当地居民同样的结核病诊疗惠民政策。
- 患者尽量留在居住地完成全程治疗,如必须离开,应主动告知主管医生,并由医生为其办理转出手续,以便患者返乡后可以继续接受治疗管理。
- 患者返乡或到新的居住地后,要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接受治疗管理。
志愿者
- 人人参与、奉献爱心,共同预防结核病。
- 为公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 为患者开展宣传,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治疗康复。
- 开展宣传时做好个人防护。
- 消除歧视、关爱结核病患者。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热门推荐
天津十大养老院:设施、服务与收费标准全解析
为什么挠自己不痒?被别人挠一下就痒的不行……
连续变道是否违反交通法规
万物有灵丨纤纤指甲染红鲜——凤仙花
夸孩子大胆表现的话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五十年守护意识之光——纪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诞生50周年
早餐怎样选择既营养易消化,搭配健康的食物有哪些秘诀?
物联网(IoT):赋能未来的多元应用场景
如何分析购买力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
被同名覆盖的文件怎么找回
初级职称评定条件具体是什么
牛排知识| 一分熟的牛排太血腥?那根本不是血
欧洲设计学院室内设计硕士专业详解
岭南膳食八个特色
怎样做菜营养不流失
吉林高速公安四平分局提示您:掌握变道技巧很重要
元祖十三金刚探秘,擎天柱和威震天的前世
猫咪胃肠溃疡的预防与治疗(以宠物为主)
小孩咳嗽了,会咳成肺炎吗?
八路军第五纵队:从组建到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的历史沿革
骨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怎样用勺子喂辅食
解析十大热门专业!留学专业选择聚焦兴趣、能力和潜力
老人生前存款是遗产吗?丧葬费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侄女能否继承叔叔遗产?
洗衣机哪种模式算轻柔洗
HTML视频提取:四种实用方法详解
C语言中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歐洲鐵路攻略】各國火車路線、Eurail Pass票價、訂票教學、使用說明
湖南省博物馆:湖湘文化的瑰宝
七大塑料类型,哪种最容易被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