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特点详解
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特点详解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心电图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阶段和严重程度。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在不同阶段的心电图特征,帮助医疗从业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当心肌梗死患者去医院检查时,大多数患者建议使用心电图检查,这是我们现代医疗水平下最重要的判断手段。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心肌梗死的阶段,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进行治疗。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介绍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点。
1. 超急性期(也称超急性损伤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几分钟后,首先出现短暂的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电图高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呈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由于急性损伤性阻滞,可见QRS振幅增加,略有增宽,但没有异常Q波。这些表现只持续几个小时,临床上很难记录,因为持续时间太短。如果治疗及时有效,可以避免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缩小梗死的范围。
2. 急性期(充分发展期)
这一期始于梗死后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可以持续到几周,心电图呈现出一个演变过程。ST弓背向上抬高,明显的抬高可以形成单向曲线,然后逐渐下降;心肌坏死导致面向坏死区域的连接R波振幅降低或丢失,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从直立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和缺血型T波倒置在此期间可同时并存。
3. 近期(亚急性期)
发生在梗死后几周到几个月,这一时期以坏死和缺血图为主要特征。ST段恢复到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
4. 陈旧期(愈合期)
急性心肌梗死常发生3-6月后或更长时间,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继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留下坏死型Q波。理论上异常Q波会持续一辈子,但随着疤痕组织的缩小和周围心肌的补偿性肥大,几年后可能会明显缩小。小范围梗死的图形变化可能非常不典型和异常Q波浪甚至消失了。
了解心肌梗死各期心电图的特点,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发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