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造绿色物流生态圈 共促行业降本增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造绿色物流生态圈 共促行业降本增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d56b.com/home/shendubaodao/2024/1223/44895.html

加快绿色物流技术和装备推广,是物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对促进物流业降碳、扩绿、增智有着重要意义。《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也将绿色物流作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低碳正在成为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的重要砝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低碳承诺融入企业发展实践,绿色产品得到开发推广。随着绿色零碳航运发展,枢纽设施、仓储设施加快绿色化升级改造,绿色包装推广力度加大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我国物流行业正借助技术创新与策略创新,全面加速绿色转型,推进行业降本增效。

物流行业加速绿色转型 多元化发展助力“双碳”目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3-2024)》 (下称《报告》)显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呈多元化趋势。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物流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根据《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双碳”目标落地,物流行业、供应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据统计,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9%左右,其中货物运输及配送活动、装卸搬运及仓储活动、辅助物流活动是物流业碳排放的三大来源,货物运输及配送碳排放占比高达85%左右。

技术创新引领绿色物流新风尚

在绿色物流的未来发展中,技术创新与策略的结合将是实现高效、环保物流体系的关键。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王雅娴表示:“特别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式联运和绿色包装策略的推广,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仓储系统及氢燃料物流车辆的加入,为传统物流带来了生机,使得运输效率和环保性能具备了新的高度。以京东为例,京东物流通过推出“青流计划”,在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和绿色回收等多环节取得突破,累计使用循环包装箱超过2亿次,中转袋使用率已达100%。顺丰速运则在全国大中城市投放了数十万个创意纸箱,鼓励用户进行创意改造再利用,推动快递物流绿色化。

据了解,作为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多式联运通过整合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其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也提升了整体配送效率。作为国内物流运输领域的重要企业,中国外运运输中使用电动、氢能、生物质等绿色能源的运输工具,采用多式联运的业务模式打造绿色物流解决方案,实现物流业务的全面减碳。

此外,绿色包装和生物降解材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循环包装不仅能减少资源消耗,还能降低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环保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全面建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递包装要求全面落实,快递行业规范化管理制度有效运行。

我国绿色物流多元化发展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原副司长靳兵表示,近年来,物流领域尤其是城市快递物流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我国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强调绿色包装、新能源汽车应用及数智化转型。

早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物 流 业 发 展 中 长 期 规 划(2014-2020年)》就将积极发展绿色物流作为中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随后,国家又发布了《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和《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等标准,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规范。

对此,《报告》提出,未来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将继续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多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创新驱动、价值引领增强等。政府将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的推广力度,如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以进一步减少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王雅娴告诉记者,技术创新成本与风险,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效益是关键问题;此外,由于利益诉求和信息不对称,协同合作存在难度;再就是政策落实和监管力度需加强,以保障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名誉会长何黎明表示,绿色低碳正在成为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的重要砝码。要加快建立物流领域碳排放、碳足迹核算标准,支撑物流领域碳核算,同时推动科技攻关和技术应用。他认为,要支持物流行业绿色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装备,促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广绿色包装、循环包装等,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刘暄 张雪

关注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为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经济发展“含绿量”明显提升。

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在湖北武汉阳逻港,港口码头与铁路无缝衔接,疏港铁路专用线上集装箱运输不断,便捷的铁水联运,有力促进了物流降本增效;在山东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施工现场,滑轨气肋式基坑气膜在工地四周形成“充气城堡”,隔绝了工地的尘土和噪声,保证了冬季施工不受温度和天气影响,推动传统建筑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从交通运输、钢铁化工等行业,到人们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成绩单”正在不断更新。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新增温室气体控制、绿色物流、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装备制造等一批新兴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拓展了产业覆盖范围,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

会议提出“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为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在黑龙江大庆市,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生态园区内,2519亩碳中和林区、2826亩生态经济林区、2100亩生态园核心区等地表绿化,让园区实现了碳中和;在江苏南京江岛智立方零碳园区,屋顶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筑,可实现年发电约100万千瓦时,为园区提供20%的绿电能源,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85余吨……

从建设一批零碳产业园区,推进工业、交通、能源等行业降碳减排,到建设全国碳市场……近年来,我国围绕降碳减污扩绿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建设统一的全国碳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我国先后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76亿吨、成交额达279亿元。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委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分阶段明确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亚奇

视点

绿色航运从洋浦破浪启航

装卸集装箱,运输车辆交叉穿梭……12月17日上午,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派忙碌景象。与之隔海相望的儋州海花岛上,2024全球绿色航运大会正在举办。参会嘉宾围绕“迈向零碳未来:创新与合作推动绿色航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进一步提升海南在绿色能源和绿色航运业的国际影响力。

大会现场,“零碳未来”和“绿色航运”是关键词。

在全球航运快速发展的当下,一组数据道出了这两个关键词的重要性: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关键纽带,每年承载着超过80%的货物运输,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行业共同发展目标。

大会的举办,实际上传达着一个共识:迈向绿色零碳是航运发展的必然。怎样去实现?最直接的选项是使用更加清洁的航运燃料。

对此,法国液空集团资深国际专家赵伯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绿色航运燃料的选择应依据使用场景来进行科学第一性地选择,在风光充足的地方,首先考虑电,然后是气态的氢。”

今年9月,西门子能源海南创新中心(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在洋浦揭牌,其中一项便是开展“氢能+船舶”示范应用,先行在洋浦港重点打造全球绿色甲醇(绿氢)加注示范基地,进而在远洋航船、渔船等领域分阶段实现绿色燃料替代。

自动化码头及新能源载运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组织调度平台、新一代双燃料混合动力船舶及新材料船舶、新型港口集疏运系统……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樊一江带来的资料中,人们看到,从码头到船舶,从调度到运输系统,都是可以开展绿色航运的场景。

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海南近年来在绿色航运领域持续发力。海南正加大新能源船舶推广力度,鼓励航运企业使用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电动船舶等,减少船舶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推动智能航运技术的应用,提高航运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航运安全和环境的影响,全力促进绿色航运发展。

尤其是“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为海南发展绿色航运提供了现实基础。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洋浦港建设了太阳能光伏板、纯电牵引车、节能环保岸电设施等项目,凭借这一系列举措,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已正式评为海南自贸港首个“四星级”绿色港口,成功迈出实现“零碳”绿色港口的关键一步。

当天的大会现场,清洁能源国际创新联盟的创立是重头戏之一。

该联盟将立足海南区位特点及能源资源禀赋,搭建促进清洁能源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领先平台,在绿色能源转化、绿色氢氨醇产业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等领域积极推动资源整合、驱动创新与国际合作,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及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提供创新性、专业化与国际接轨的解决方案,助力海南省完成2035年基本建成清洁能源岛目标。

在赵伯伟看来,延长绿色产业链,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海南还有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以海南发展氢氨醇产业链为例,首先便是要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制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吸引国内外大型船只来海南进行燃料加注和货物中转,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着重推动应用场景示范与推广,探索“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数据中心”等融合示范项目,“另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合作也十分重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海南省氢氨醇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将积极促进各方协同合作,走好绿色航运之路,打造零碳未来的示范区,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航运中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航运力量。”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港航首席运营官、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坚敏表示。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梦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