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终板炎在核磁报告中的影像学表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终板炎在核磁报告中的影像学表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pingguolv.com/ask/ELol0S550Ley.html

终板炎是脊柱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变,其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报告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终板炎在MRI中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终板炎的影像学表现

终板炎在核磁共振成像报告中通常描述为脊椎终板的异常信号改变。这些改变可以体现为不同的表现,具体包括:

  1. 骨髓水肿:在T2加权图像或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上,终板及其周围区域可能显示为高信号强度,这表明骨髓内有水肿。

  2. Modic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终板及其附近的病变,可以分为三类:

  • Modic I型变化:表现为低T1和高T2信号,提示水肿和炎症。
  • Modic II型变化:表现为高T1和等或略高的T2信号,提示脂肪转化。
  • Modic III型变化:表现为低T1和低T2信号,提示硬化。
  1. 终板不规则性或破坏:这是由于骨质的损伤或退变,可能在图像上表现为终板的不连续性或凹陷。

  2. 伴随的软组织变化:有时MRI可以观察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其他软组织结构的改变,它们可能与终板炎相关联。

这些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终板炎。通常情况下,终板炎需要与其他脊柱问题相鉴别,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监测是管理脊柱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文原文来自 pingguolv.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