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跟踪调查:从2784家小微企业看中国经济韧性
十年跟踪调查:从2784家小微企业看中国经济韧性
从2014年三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启动了一项为期十年的跟踪调查项目,旨在反映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新设立的小微市场主体的成长情况。这项调查不仅记录了2784家小微企业和1245家个体经营户的发展历程,更为各级政府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4年三季度起,为反映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新设立的小微市场主体的成长情况,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当年3月至7月注册成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中抽选4029个样本,开展了为期十年的跟踪调查,即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跟踪调查。
调查意义
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是就业“蓄水池”、社会稳定器、共同富裕生力军,是我国经济基本盘的微观基础及韧性所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小微市场主体的成长,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其发展。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跟踪调查制度作为支持小微经济体发展的一项配套举措,它对了解小微市场主体生命周期、探索企业成长发展规律、反映小微企业困难和诉求有重大意义。
调查内容
- 基本情况:样本单位名称、主要业务活动、营业状态等——反映发展现状。
- 财务指标情况:资产总计、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反映财务状况。
- 经营情况:融资、用工、市场需求、面临困难、政策诉求等——反映经营状况,提供反映困难和诉求的渠道。
调查如何开展
每季度,调查人员直接上门调查,填写纸质报表后,录入平台并进行审核。从小吃店到杂货铺,从设计工作室到网络直播间,万家灯火下,人间烟火中,都留下过调查人员的身影。
(以上为一线采集数据照片)
调查人员不仅记录数据,还收集小微企业的声音,从企业宏观的期盼到微观的诉求,通过一次次专题调研,真实反映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为企业传递心声,当好助企发展的桥梁。
经过10年的发展,部分新设立小微企业逐步成长为中型甚至大型企业,当前正常经营的新设小微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的有68家,其中5家超2亿元,还出现了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
10年来,新设小微企业跟踪调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部门了解小微企业的重要窗口,也为各级党政部门制定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2024年1-8月份,浙江调查总队相关调研分析已获得国家领导批示1篇次、省领导批示3篇次,国办采用2篇次,国家统计局采用5篇次,省两办采用3篇次。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这项持续十年的跟踪调查,不仅见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历程,更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统计调查力量。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