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两首咏春诗,意境美妙,成为脍炙人口名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诗三百首》中最美的两首咏春诗,意境美妙,成为脍炙人口名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oxuemeng.com/gushici/444211.html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草萌动,繁花似锦。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自古以来,游春赏景就是人们迎接春天的重要仪式。在诗人笔下,春天更是永恒的主题,其中白居易的《魏王堤》和韩愈的《晚春》堪称咏春诗中的绝唱,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白居易于元和四年,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在魏王堤春游时,见到洛阳城郊的初春景色后写下了一首《魏王堤》,这首小诗是一首寻春、觅春诗。在春早天之际,诗人春思萌发,来到魏王堤觅春、寻春。这时虽仍然寒锁大地,不见花影,未闻鸟声,但从已变得柔嫩的柳枝上,看到了春的踪影。

魏王堤

唐·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诗云:花儿在寒冷中只懒散的发出几支嫩芽,鸟儿也偶尔的叫着,显得的那么慵懒。我骑马随意而行游行,不觉已经到了太阳西下的时候。

春天的气息已经在不易觉察中悄悄来临。无力的柳丝垂的很长,拂动着魏王堤。

前两句“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写早春时分,气候仍有些寒峭,诗人想要寻觅的那种姹紫嫣红、处处莺歌的春日景象还没有呈现,找不到一处可以驻足欣赏春景的地方,但是诗人并不甘心,继续信马闲行,乃至于不知不觉中到了太阳西下的时分。

后两句“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细心而敏感的诗人突然发现了一处,春回大地的迹象,那就是长长的魏王堤两旁的柳条,已嫩枝满枝,给人间带来了一丝春天的生机。

白居易在本无春景可写的寻春途中,却凭着自己的情怀和善感,将早春写得别有意趣,染上了令人鼓舞的春的气息。

读了这首早春时节的《魏王堤》是否觉得意犹未尽?那么我们再来读晚春时节,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写的一首《晚春》,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韩愈的《晚春》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繁华景色,还寄寓着“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应该抓紧时机,乘时而进的精神。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云:树木花草仿佛知道春天就要归去,纷纷争相竞放,想要留住春天的脚步。

就连那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化作漫天飞雪一般随风起舞。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晚春景色。前两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仿佛知道春将归去的消息,便争相施展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粉墨登场,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后两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写就连那本来毫不起眼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的加入留春的行列中,化作如漫天雪花般随风飞舞。这两句反映了诗人体察入微,发现春天的秘密,在细心观察中展现出杨花、榆荚等晚春景物之风采,只寥寥的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韩愈的《晚春》这首诗,写的颇有奇趣,在诗中以拟人化手法,用杨花、榆荚在晚春时节漫天飞舞来惜春、留春的景象,暗喻出人们应该趁大好时光,创造价值的深刻道理。全诗意境美妙,寓意深刻,读者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