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格尔茨:“深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格尔茨:“深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5661008

“深描”是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提出的一种文化研究方法,它与传统的民族志描摹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传统的人类学研究中,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Malinowski)确立了科学民族志的研究方式,强调通过实地观察和直接描述来记录“事实”,将民族志视为一种实证科学的方法,要求研究者在写作过程中保持“客观”。

格尔茨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地方性的,只有当地人才能真正生产第一层次的知识,能够解释当地的文化。而民族学学者所能做的,是对这种文化进行二阶、三阶的描绘——不是直接阐释文化的“原物”,而是阐释对文化的理解,即生产一种“对理解之理解”。因此,格尔茨拒绝了仅仅描述客观事实的“浅描”,转而采用了一种对客观事实进行解释的“深描”方法,从而构建了一种“阐释人类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深描”的概念,格尔茨以巴厘岛的斗鸡为例进行了说明。按照传统的民族志方法,研究者会详细记录斗鸡的行为并进行“客观描述”。但格尔茨的“深描”则超越了这种表面的记录,转而探究斗鸡行为背后的意义。他发现,斗鸡不仅仅是动物之间的争斗,更是巴厘岛男性对名誉地位的争夺与彰显,进而揭示了巴厘岛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气质。

格尔茨的“深描”理论对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文化解释的重要性,提醒研究者不仅要关注表面的“事实”,更要深入理解这些事实背后的文化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