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防病篇): “中毒”发生,处置得当
校园食品安全(防病篇): “中毒”发生,处置得当
食品安全是校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当校园发生食源性疾病聚集事件时,学校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校园食品安全的应对措施和预防要点。
食品安全
健康相伴·活力常在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估计,每年至少有600亿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我国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现状不容乐观,每年都有数亿人发生感染。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即指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
校园食源性疾病应对指南
当校园发生食源性疾病聚集事件时,学校该如何应对?
1.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情况,包括中毒学生人数、中毒症状、疑似中毒食物等,启动应急预案。
2.积极协助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展开筛查,排除可疑中毒人员,如发现,及时进行治疗。
3.立即停止供餐,并按照规定向所在地教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报告。
4.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并按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5.配合相关部门对用餐师生进行调查,加强与师生家长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沟通引导工作。
6.配合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调查处理。
7.总结经验,加强卫生教育宣传,建立安全防控体系,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预防五大要点
1.保持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厨房、餐具、厨具清洁卫生。
2.生熟分开
刀具和砧板要生熟分开,使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避免交叉污染。
3.烧熟煮透
食物煮熟、烧透,可有效杀死绝大部分的有害微生物。
4.保持食物安全温度
安全的温度可以减缓食物中酶的反应,避免微生物继续生长,降低食物腐化和化学反应速度。
5.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选购正规、新鲜的食材,学会看营养标签,不要采食野生蘑菇、野菜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健康科普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