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养生的正确顺序:从排热到固本,全面调理身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养生的正确顺序:从排热到固本,全面调理身体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8/16/4153217_1136033305.shtml

中医养生讲究循序渐进,从排热、通经络到调理、补充和巩固,每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方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养生的正确顺序和具体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养生的正确顺序

中医养生讲究循序渐进,从排热、通经络到调理、补充和巩固,每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方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养生的正确顺序和具体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1. 先养肝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如果肝脏功能不好,会出现以下症状:

  • 头发油腻
  • 失眠多梦
  • 反复长痘
  • 脱发白发
  • 面色暗沉
  • 莫名烦躁

2. 养脾胃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会出现以下症状:

  • 经常胃胀
  • 打嗝胸闷
  • 小腹赘肉
  • 口气重
  • 嘴唇淡白

3. 去湿气

湿气是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体内湿气过重,会出现以下症状:

  • 身体易水肿
  • 手脚冰凉
  • 舌苔厚
  • 痰多
  • 重口味
  • 大便不成形粘马桶

4. 补气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气血不足,会出现以下症状:

  • 爱犯困
  • 记忆力差
  • 虚胖
  • 怕冷
  • 姨妈不规律
  • 晕眩

5. 补肾气

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如果肾气不足,会出现以下症状:

  • 夜尿多
  • 多梦
  • 容易口干
  • 大量脱发
  • 黑眼圈重
  • 水肿发胖

6. 养卵巢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如果卵巢功能不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

养生的具体方法

1. 排

现代人主要的就是热、寒、湿。这三类是属于身体平衡之外多余的东西,堆积在体内就是糟粕。

  • 排热:拔罐、刮痧、喝点下火的茶饮
  • 排寒:进行适量的运动、艾灸、泡脚,喝一些姜枣茶,利用这些辛温把寒气排出去,不要一直吹空调。
  • 排湿:就是运动跟泡脚,同时一定不要受凉。

2. 通

现在大家空调吹得多,饮食比较复杂,再加上生活压力跟情绪,就容易造成不通畅,中焦容易堵。

  • 疏肝:因为肝主疏泄,跟通息息相关,疏肝除了推肝经,也可以喝一些疏肝理的茶饮,比如玫瑰、茉莉、陈皮等等。
  • 避免熬夜:晚上躺床上,少玩手机,尽量自然入睡,一般22点之前睡觉。
  • 控制情绪:少生闷气,及时发泄,舒畅肝气。
  • 适度运动:暴汗的运动就是在耗气血了~咱们微微出汗就可以啦。做一些比如揉腹、八段锦、散步、瑜伽、拍八虚,早上敲敲胆经,晚上推一推肝经,睡前揉一揉肚子、冥想静坐,搞下来一套,不仅整个人舒畅了,也能补气血,而且可以减少我们的精神内耗。

3. 调

该排的都排干净了。该通的地方都输通了,就要开始养脾胃了。我们吃进去的东西第1个达到的地方是脾胃,所以在补之前,先把被热气寒气湿气困扰的脾胃先养一养,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能力。

  • 养脾胃建议多吃主食类:老馒头、小米粥、面条,红豆等等。
  • 多睡觉:睡眠就相当于电池,人深度睡眠期间,就是在给身体充电,睡觉的时候也人体自愈力发挥最强的阶段。

4. 补

脾胃健硕了之后,接纳能力也强了,就可以开始增加滋补气血,滋补五脏六腑的补品。滋补的首要是补气血,皇帝内经提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足,脏腑也能得到濡养。正所谓: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气血好了,人的精气神也会好,做事情也就更有力量。

  • 补气血的东西都比较常规,像红枣、桂圆、阿胶、红豆、当归,黄芪,山药,小米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 养生运动:揉腹+八段锦+散步+站桩,每天都可以挤点时间做一做,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

5. 固

“固”意味着在完成以上四个步骤后,要持续保持并巩固已取得的健康成果,防止疾病复发,确保身体长期处于稳定健康状态。

  • 持之以恒:将上述排、通、调、补的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稳定的养生习惯。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潜在问题。
  • 修身养性:培养良好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以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支撑生理健康。

《黄帝内经》的五行养生理念

按《黄帝内经》的五行养生理念,养生顺序是“排体毒、通经脉、调脏腑、补气血、固根本”,这样才能从根本调养身体、增强体质。

①排(排毒)

将体内积聚的有害物质、毒素和多余能量排出体外。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在消化、吸收、代谢等生理过程会产生废物,例如湿热、痰浊、瘀血等。若不能及时排除,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常见排毒方法

  •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粗粮,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避免过度油腻、辛辣食物以免产生湿热。
  • 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出汗,通过皮肤毛孔排出部分代谢产物。
  • 中药辅助:可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作用的草药或茶饮,比如菊花茶、决明子茶等(请在医生指导下)。

②通(通经络)

清理完身体只是刚开始,要想不再积压毒物质,要确保身体畅通。经络是中医概念中联系脏腑、肢节、皮毛等组织器官的通道,气血在其中循环流动以滋养全身。经络不通可能导致体内阻塞,气血凝滞。

常见疏通方法

  • 中医手法:采用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疗法,针对特定经络进行疏通(请在医生指导下)。
  • 保健操练: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调节气息、舒筋活络的健身方式。
  • 自我按摩:对身体各部位进行轻柔的按摩,特别是穴位点按,如足三里、涌泉穴等。

③调(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部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可能某一脏器较弱或者功能失常,需要针对性地调理强化,使各个脏腑功能得到协调和平衡。

常见调理方法

  • 体质辨识: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体质类型,如寒性体质、热性体质等,并据此选择适宜的食疗方案和生活习惯。
  • 食疗养生:根据不同季节和个人体质需求,选用具有相应功效的食物或中药来调养脏腑(请在医生指导下)。
  • 情志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学会化解压力,因为七情太过也可能影响脏腑健康。

④补(补充)

指在脏腑功能基本正常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例如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

常见补充方法

  • 合理膳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保证日常饮食均衡多样。
  • 滋补品选择:根据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滋补品,如阿胶补血、人参补气、枸杞子滋阴等。
  • 静心调息: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补充精神能量,使人心境平和,利于身心健康。

⑤固(巩固)

“固”意味着在完成以上四个步骤后,要持续保持并巩固已取得的健康成果,防止疾病复发,确保身体长期处于稳定健康状态。通过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养生方法,不断稳固身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的诱因,延长健康寿命。

常见巩固方法

  • 持之以恒:将上述排、通、调、补的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稳定的养生习惯。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潜在问题。
  • 修身养性:培养良好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以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支撑生理健康。

健康是每个人生活跟工作的底气,希望大家都能养出好身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