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二部9分以上的高分生物/自然纪录片,适合全家一起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二部9分以上的高分生物/自然纪录片,适合全家一起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30/15/76189771_1143347729.shtml

自然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画面,带领我们探索这个星球上最神秘、最美丽的世界。从深海到高空,从极地到热带,从微观到宏观,这些纪录片不仅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下是12部评分在9分以上的高分生物/自然纪录片,适合全家一起观看。

1.《地球脉动》Planet Earth

类型:生物 / 自然

《地球脉动》已经出了三季了,每一季都在9.7分以上!在口味刁钻的豆瓣上,“评分最高纪录片”当之无愧!

这部纪录片,你的生物老师会推荐你看;你的英语老师会推荐给你看;你的地理老师会推荐你看;甚至你的社会学老师也会推荐你看。是的,几乎所有学科的老师都会推荐你看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由BBC顶级纪录片摄影团队拍摄,英国自然学家David Attenborough担任整部纪录片的主持人兼旁白,这位老爷子可是BBC纪录片的传奇,他所制作的纪录片全是口碑爆棚的佳作。

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数计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涨落及其周边赖以生存的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看到了罕见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猎食的珍贵画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鹅、北极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严苛情景,也见识了生活在大洋深处火山口高温环境下的惊奇生物。当然还有地球各地的壮观美景与奇特地貌,无私地将其最为光艳的一面展现出来。

豆瓣网友@13号树先生:

动用了71个摄影师不算什么,凌晨3点起来不算什么,跑遍204个地区不算什么,光是为了拍金雕捕食这几秒镜头,摄影师足足在冰天雪地里,等待了上百个小时。。

2.《海豚湾》The Cove

类型:动物 / 自然

这部片获得了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站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纪录片《海豚湾》导演皮斯霍斯高举着一块抵制屠杀海豚的牌子:“直到这些海豚不再被屠杀,我才真正获得了奥斯卡奖。”

如果不是因为看到《海豚湾》,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每年9月到次年3月,在日本太地町镇那个风景秀美的海湾,上演着怎样血腥的屠杀。鲜血染红的海水中,海豚的悲鸣声刺破天际。这些屠杀,这些罪行,因为种种利益而被政府和相关组织所隐瞒。

日本和歌山县太地,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小渔村,然而这里却常年上演着惨无人道的一幕。每年,数以万计的海豚经过这片海域,他们的旅程却在太地戛然而止。渔民们将海豚驱赶到靠近岸边的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训练师挑选合适的对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则被渔民毫无理由地赶尽杀绝。这些屠杀,这些罪行,因为种种利益而被政府和相关组织所隐瞒。

理查德·贝瑞(Richard O’Barry)年轻时曾是一名海豚训练师,他所参与拍摄电影《海豚的故事》备受欢迎。但是,一头海豚的死让理查德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从此,他致力于拯救海豚的活动。不顾当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挠,他和他的摄影团队想方设法潜入太地的海豚屠杀场,只为将罪行公之于众,拯救人类可爱的朋友……

豆瓣用户@胡克:

看完确实很难受...有的物种确实更容易得到人类的"庇护"or"杀戮",做不到素食主义的我只能尽可能地不成为其他的动物买卖的一环.

3.《生命》Life

类型:自然/动物

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类的物种?它们各有什么样的捕食技巧?如何繁衍生息?又是如何追求异性的........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为了进行纪念,本片力图展现自然界缤纷物种的多样性,和它们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各种神奇生存本领。

本片制作共耗时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摄制。每集50分钟,外加10分钟的拍摄花絮,总共60分钟。根据《泰晤士报》报道,本系列片耗资一千万英镑,不过BBC官方并未证实这一数字。

十集纪录片,共讲述了130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豆瓣网友@昏金暗玉:

克拉克鸊鷉比翼起舞时的音乐令人叫绝;猫鼬在烈日下打盹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章鱼一生一次的生育耗尽它的生命;春天开出的花证明它成功地活了下来;深海区域依然是人类不能占领的世界;灵长类则已开始无趣的等级森严。好的纪录片会填满你每一寸空隙,即便无言。

4.《我们的星球》Our Planet

类型:自然/动物

这部八部分的剧集将探索自然世界的独特又宝贵的奇迹,由屡获奖项的剧集《地球脉动》的创剧人倾情打造。

通过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我们的星球》采用了令人惊艳的摄影和技术,并以前所未有的拍摄方式探寻了地球上尚存的野生区域和那里的动物居民。

这档耗时 4 年的大制作节目在遍布全球各个大洲的 50 个国家/地区进行过拍摄,600 多名工作人员共计花费超过 3500 个拍摄日,从偏远的北极荒野和神秘的深海到广袤的非洲地貌和南美多样化的热带雨林,全面关注全世界生境多样性的广度。

豆瓣用户@Lu:

literally breathtaking!一开场就看呆了,拍摄难度之高、技艺之精湛让人五体投地,大自然的震撼真的是远远超出了艺术创作的维度。

看完这部片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西方会有那么多自然主义者冒着巨大生命危险亲自深入人迹罕至的丛林和沼泽为动植物的保育奔走了。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作为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动物族群之一的最基本生存权利。

5.《海 洋》Océans

类型:海洋/自然

这是一部以环保为主题,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的生态学纪录片。本片聚焦于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蓝色领土”。

导演深入探索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现海洋的壮美辽阔。真实的动物世界的冒险远比动画片中的故事来的精彩,接下来银幕展开——巨大的水母群、露脊鲸、大白鲨、企鹅等。毫不吝啬在镜头前展示他们旺盛的生命力,让人叹为观止。

《海洋》耗时五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球50个拍摄地,有超过100个物种被拍摄,超过500小时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关素材,是史上投资最大的纪录片。

海洋是什么?这部纪录片告诉你答案。

豆瓣用户@九尾黑猫:

大自然孕育生命也播散死亡。你见过它壮阔的美景,也会见识它怒吼的巨浪。但它从来都给你希望,讲给你听生命的礼赞。

就像有日落,就会有日出。那唯一逃过捕食的小海龟,代表着生的喜悦,它仍会勇敢前行。

那被割掉鱼鳍绝望而死的鲨鱼,代表着人类的残忍,这超越生命与自然的限度。

看看吧,趁一切还来得及。

6.《迁徙的鸟》Le peuple migrateur

类型:自然/动物

当鸟儿用羽翼去实现梦想,翱翔在我们永远无法凭借自身企及的天空,人类又该赋予他们怎样的赞叹呢?

“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雅克·贝汉以这样一句话带我们踏上了鸟与梦飞行之旅。毫无疑问,[迁徙的鸟]直接界定了世界顶级纪录片“获取真实”的标准——前后共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这部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的电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轰动。

短短三个星期内就有250多万法国人为它走进影院,飞越1200公里的大天鹅对生命的坚持,在漫天风沙中追寻出路的沙丘鹤、在冰天雪地下与海鸦对抗到底的企鹅……尽管当中也有失败气馁,也有悬崖边的木头木脑,也有来自人类贪欲的窥视。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豆瓣用户@甘草披萨:

据说拍摄鸟儿迁徙的飞行器只能坐两个人,除了飞行员,导演没办法,就只能让摄影师上去了,拍完之后回来,大家团团将摄影师围住,问他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摄影师只是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7.《王 朝 》Dynasties

类型;动物/自然

被誉为BBC Earth系列自然历史类型的里程碑之作的《王朝》,以“单元剧”的形式聚焦五种动物:西非塞内加尔撒哈拉沙漠边境的黑猩猩、南极洲极地荒野的帝企鹅、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狮子、非洲津巴布韦赞比西河洪泛平原上的杂色狼和印度班达迦丛林的老虎。

节目的制片人说:这是一部动物版的《冰与火之歌》。不要以为他夸张,这部片子真的做到了。

就拿第一集的主人公黑猩猩来说,人类社会的尔虞我诈,拉帮结派,动物社会一样不少:领袖戴维要时刻警惕身旁的试图篡位者,同时要兼顾种群的内部和谐,通过与其他猩猩的交流巩固自己的位置。而当戴维因为意外落下首领之位,受伤加孤身一人,他又必须卧薪尝胆,最终重新夺回首领之位!

豆瓣用户@moonwindcloud:

你无法想象,看到一只黑猩猩是如此孤独、落寞,面对死之将至的沉默与坚忍。

卧薪尝胆、老谋深算,干季与湿季的那样平静地如期而至,他回到权位的最高处望向这边茫茫的稀树草原。那样的场景,根本无法想象。

8.《微观世界》Microcosmos:Le peuple de l'herbe

类型:自然/昆虫

通过摄影技术与拍摄角度的结合,将森林底、草丛下的世界无数倍放大到你的眼前:昆虫、草叶、水滴纤毫毕现,令人啧啧称奇。

微观下的虫子世界,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震撼,还有自然界无法向人类诉说的道理。

高楼大厦见识过了,导演用不凡的拍摄技巧引领我们进入了昆虫的世界。出乎意料,在这里,平时令人“恐怖”的虫子门展现出了另一种不一样的美。

当你近距离仔细察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原来毛毛虫的毛原来这么光滑;相互依偎的蜗牛温馨得赚人眼泪;勤奋的屎壳郎每天都在认真对付着他们的粪球;蜘蛛会在水下用一个小气泡作为自己的餐厅;天牛就像公牛一样在互相较劲。每只虫子原来都不曾闲着浪费光阴。

豆瓣用户@nikki:

15年的拍摄时间浓缩为平时的一天,在导演的微镜头下一切生命(主要是虫子)都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通过镜头仿佛就是从全新的一面看这些小生物,实在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当然纪录片一定要看HD的,细致到每一幕都可以截下来啊)

9.《植物王国》Kindom of Plants 3D

类型:自然/植物

3D技术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在植物的生命,从最离奇最美丽的。在这种耸人听闻的系列,拍摄超过一年的过程中,和导演探索他们迷人的世界。

3D微距摄影中使用三维时间推移和开拓技术,他从他们的土地上开始追溯其性质的重要场所今天,一路上露出新的启示。他走到他们从我们的时间尺度,揭示植物的本色,是每一个位动态和积极的作为动物的生物。

大卫发现这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昆虫饲料和品种,花的荧光和植物相互沟通与动物利用气味和声音。他会见了非凡的动物和真菌有牢不可破的关系,与植物的世界,从天蛾和蝙蝠微小的箭毒蛙...

豆瓣用户@蒸桑拿的冰激凌:

国内的自然课学完基础后,能给学生放这类型的片子的话...

首先,审美意识会提升;其次,环保意识会提升:再次,真的会给多少小朋友播下科学的火种。

10.《种出个地球》How To Grow A Planet

类型:植物/自然

《种出个地球》从进化的角度记录了植物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这个过程中地球生态环境经历的沧海桑田的变迁。本片画质清晰细腻,堪称高清版的《植物私生活》。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带着浓郁苏格兰口音的解说也是为观众们称道的萌点之一。

地球的首次生物大爆炸,在海洋中诞生了能产生叶绿素的细菌,这些细菌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蕨类植物出现在水边的陆地,原始植物开始向内陆进军,地球逐渐成为植物的天下。植物繁衍兴盛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动物的演化。

这不仅是一部植物的史诗,也是地球亿万年巨变中最精彩的一章。

豆瓣网友@宇宙真理猪大肠:

很棒!又看得我热泪盈眶。。。

主旨表达清晰,镜头美,知识点也不少。

11.《狗的秘密生活》Secret Life of Dogs

类型:动物

聪明的史宾格,呆萌的拉布拉多,矫健的哈士奇,憨态可掬的哈巴狗,每只狗狗都能融化你的心。狗狗如何看待世界,又是如何看待我们?它们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特殊能力?

45分钟的纪录片讲了不少干货:1、当狗狗能跟着你一起打哈欠时,说明你们已经心有灵犀了;2、狗狗是色盲,看世界大多都是黑白,但是能看清一些蓝色和黄色的东西,所以可以买这两种颜色的玩具给他们;3、狗狗能嗅出癌症;4、养狗的人平均寿命更长;5、哈士奇能在零下60度环境生存;6、首先迈出右脚、体毛旋涡成逆时针的狗狗更聪慧。

豆瓣用户@看不见我:

这部纪录片让你更加了解你的狗狗,更爱它们,你甚至可以从它们的视角来看看这世界。英国人还教你识别你家狗狗是不是个左撇子。

每个养过狗的人都坚定相信,狗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小伙伴!是造物之神赐予我们的礼物——一种令人动容的来自其他物种的陪伴,缘于一种强烈的情感纽带。

12.《人体奥秘》Inside the Human Body

类型:人体/生理

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如此清晰的方式,目睹胚胎在一个月大到十星期大这个过程中的面部形成过程——直到这个过程结束,胚胎的体积也还只有一颗菜豆那么大。

不过,更令人震惊的或许是影片本身——在子宫中,人类的“变形”并不比什么科幻动画与电影作品中的机器人来得平淡。

胚胎的发育是地球生物演化数十亿年的缩影,人类的本源和几乎所有其它生物一样,在于鱼类。

因此,人类的眼睛也同样是先出现在头的两侧,到后来才转移到中间;你的下唇与颚部最初出现在颈部的位置,一如鱼类的腮,而上唇和鼻孔则是从脑袋的上方逐渐降下来和下面“合体这一切扭曲、旋转、移动与拼接浑然天成,没有一道疤痕和缺口,不过在拼接的交汇处终究还是留下了一点痕迹,那就是你的人中。

节目中还介绍了诸如“打嗝是从鱼类和两栖类继承下来的行为哦”等等有趣知识。

豆瓣用户@风雨骑老师:

利用通俗的特效、不凡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解说来完成科学和心灵的双向教育,足以称之为伟大。

全世界的教科书都应该向BBC学习。

除了以上这些纪录片,其他相关类型的纪录片还有很多,如果时间允许,大家也可以选择性的观看。

丰富个人成长,就从了解自然、感知自然的魅力开始,从心底生出对自然的敬佩之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