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楞严经》中越读越显深邃的偈语,一朝开悟,福泽绵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楞严经》中越读越显深邃的偈语,一朝开悟,福泽绵长!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4/09/45920027_1140261312.shtml

《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修行智慧。本文精选《楞严经》中的六句偈语,通过逐句解读,揭示其中蕴含的修行理念和人生智慧。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释义:狂乱的心念突然停歇,这一停歇即是觉悟之境。

人生之旅,心若风中落叶,常为外物所扰,难以寻得片刻安宁。唯当心念停歇,犹如置身于无垠宁静之海,喧嚣尽散,方能体验内心之平和与宁静。此停歇,乃是对内心之警觉与自省的不懈追求,于喧嚣中觅得宁静,以修行与领悟为舟,使心渐趋此境,终得生命真谛,实现心灵之解脱与自在。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释义:收敛心念作为戒律,因持戒而心生安定,因安定而生起智慧。

摄心持戒,为觉悟之途。收敛心念,克制贪欲与杂念,内心得以清净安定。此安定,非一时之宁静,乃对内心波动之深刻洞察与从容应对。于安定之中,智慧如明灯高悬,照亮前行之路,使能洞察世间真相,明辨善恶是非。

修行者当于生活中培养自律与定力,以修行与锻炼为磨石,使内心更加坚定明智。同时,以智慧为舵,指引行为决策,从容应对生活挑战。修行之路,需内心清净安定,智慧之光方能照亮前行。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释义:如同有人用手指向月亮来示意他人,他人应当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

佛法如明月高悬,照亮修行之路,而佛法之导师,则如指向明月之手,引导众生走向觉悟彼岸。学佛者,不应拘泥于文字形式,而应透过教导,领悟生命本质与宇宙真理。修行之路,需开放心态与敏锐洞察力,勇于探索未知。

同时,感恩与尊重指引道路之人,其教导如指向明月之手,助众生找到生命真谛与方向。修行者不仅要接受与领悟,更要实践与传承,将佛法智慧与慈悲播撒人间。通过修行与领悟,超越文字束缚,洞察生命本质与宇宙真理。

理即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释义:道理上能够顿悟,随着觉悟的升起,烦恼随之消除;但具体的事情不能一下子消除,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逐渐解决。

顿悟,修行之飞跃,瞬间领悟生命真谛与宇宙奥秘。然,将觉悟化为行动,改变生活之事,则需耐心与渐修。顿悟如见真理之光,渐修则将真理融入生活细节。修行者,既求顿悟之智慧与觉悟,亦重渐修之功夫与积累。

顿悟与渐修相结合,渐消内心烦恼与执着,实现心灵解脱与自在。修行之路,需耐心与毅力,以从容坚定之心,面对生活挑战。修行者,应时刻保持对真理之渴望与追求,通过顿悟与渐修,消除内心烦恼与执着。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释义:如果淫欲之心不能去除,就无法超脱尘世的束缚。

淫欲之心,修行之大碍,使众生陷入贪欲与执着,难获真正自由与解脱。超脱尘世束缚,需克服淫欲与贪念,培养清净无染之心。修行者,时刻保持警觉与自省,净化心灵与言行。以慈悲与智慧对待他人与世间万物,消除内心贪欲与执着。

通过修行与领悟,摆脱尘世束缚与牵绊,走向真正解脱与自由。修行者,不仅自我净化与提升,更以宽容与慈悲之心接纳与包容世界。超越淫欲与执着束缚,体验真正自由与解脱。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释义:因为心念的产生,所以有种种现象的产生;又因为现象的产生,反过来影响心念的生起。

心与法之间是相互作用,宇宙万物相互依存与影响。心念如种子,潜藏内心深处,遇合适条件则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外在世界变化与现象,如滋养心念之土壤与阳光雨露。修行者,需保持内心平和与清净,不为外界变化所动摇与迷惑。

同时,从外在世界汲取智慧与力量,指导修行与生活。通过修行与领悟,超越心与法之束缚,达到真正自在与解脱。修行者,需洞察与领悟,更需以智慧与慈悲之心应对生活挑战与机遇。理解心与法之相互作用,方能从容面对生活变化与挑战,步入觉悟之境。

与君共勉!

图 |古韵翰林
文 |古翰整编,仅供交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