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茶饮文化的演变|一文读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茶饮文化的演变|一文读懂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9/19/4153217_1137968439.shtml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时代开始,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传统。本文将带你穿越时空,一探中国茶文化的演变历程。

神农时代(5000 年以前)

在《茶经》中有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被称颂为“南方之嘉木”。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古老传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早在四千年前的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人们也养成了煮煎饮茶的习惯。客来敬茶,以茶代酒,用茶示礼,是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之道。


炎帝神农氏

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在追溯饮茶之道的发展与传播历史时,茶的含嚼阶段,是茶饮文化发展的关键。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煮茶、饮茶已经成为古代饮料的开端。


云南少数民族在煮茶

生活在云南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佤族、哈尼族等,其历史非常古老。他们在采摘茶叶之时,会将茶芽塞进嘴里咀嚼。

秦朝——送礼佳品

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是我国西南茶的原产地,茶叶不仅作药用、食用、品饮,而且被奉为贡品、礼品和祭品,茶叶用途开始多元化。


作为贡品的茶叶

在先秦及汉朝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饮品,西汉时,饮茶之风在宫廷和官宦之家开始兴起。当时人们会用其它食材与茶叶共同烹煮,制成浓稠的茶汤。这种做法直到唐代(公元618-970年)依然存在。直到今天,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这种传统的饮茶习惯。

三国以茶代酒

三国时,出现了以茶代酒的风习,并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三国志》记载:吴国君主孙皓“密赐茶荼以代酒”,为“以茶代酒”之典故;张揖《广雅》中就有我国最早的探索烹茶的记载。

到了两晋,南北朝,饮茶相效成风,茶叶开始平民化,人们开始对尚茶品饮习以为常,当时“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以茶遣兴”,已成为社交上的待客礼仪。

兴于唐朝

从晋到隋,饮茶成为民间茶事。南北朝前期,饮茶风气在地域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饮茶较北方为盛,但随着南北文化的逐渐融合,饮茶风气也渐渐由南向北推广开来。


卢仝烹茶图

唐代茶风更盛:唐朝建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使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大发展;饮茶的兴盛与唐朝政府颁布的禁酒令、贡茶的兴起、诗风的大盛以及科举制度、佛教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关系。

(斗茶图)

唐代茶事兴旺,饮茶蔚然成风,且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代形成以煮茶法为基础的茶道分为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把茶当作家常饮料,形成“比屋之饮”。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时,带去了饮茶之风,也促使茶与佛教进一步融合。

盛于宋代

到了宋朝,茶进入了“琴棋书画烟酒茶”的行列,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斗茶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那个时候起茶叶开始成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明代——养生茶

(文会图)

明代开始采用嫩叶冲泡的方式,并形成泡茶道。泡茶道酝酿于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于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流行至今。

(文征明品茶图)

明清茶人讲究品茗修道的环境,设计了专门供茶道用的茶寮,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

(明代品茶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