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深度好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深度好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7/09/55790485_1130663801.shtml

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这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更是现代人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说明人的修养和层次决定了对待道理的态度。人与人的差异并非来自地位和财富,而是内在的层次和修养。有的人让人感到舒适和坦然,有的人则让人感到不安和烦恼。这种差异源于修养的不同。

智者不争

正如《道德经·第八章》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智者像水一样,不与人争斗,而是温润万物。他们不是毫无追求,而是懂得放下,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胸怀。

曾经有一位地主老爷,他有五个儿子。老爷年事已高,家产庞大,但继承人只能有一个。儿子们为了继承权争吵不休,有的用奉承取悦,有的争吵不休,甚至有的动用暴力。唯有小儿子,默默地陪伴老爷工作。老爷看清了,知道把家产交给这位不好争抢、踏实肯干的小儿子最为稳妥。多年后,小儿子的努力使家族兴旺发达,他也成为了家族的支柱之一。

智者不争,善于审时度势,脚踏实地。他们避免争端,免去纷争。在琐事上争执,只会降低自己的修养;与不同层次的人斗气,只会双输。因此,真正的智者懂得克制,不与人争斗,而是以和为贵。

仁者不责

在古代经典《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大道之行,不责于人”。这句话道出了仁者的胸怀。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苛责于人,不轻易发难周围的人。与其指责别人的过失,更有价值的是宽容的态度。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纠缠于他人的过错,给予对方改过自新的机会,才是仁者所应做的。

曾经,在一座古老的道观中,珍贵的古董花瓶一直是世世代代传承的宝物。然而,由于其价值连城,总会吸引贼人的目光,甚至可能对道长和道士们的安全造成威胁。有一天,一位道士提议大家联手捉拿盗贼,以防患未然。但是,道长却不同意,反而故意在夜晚将房门虚掩,为盗贼留下了逃跑的余地。

道士们对此感到困惑,并责备道长,认为这样做只会助长盗贼的气焰。面对众人的质疑,道长解释道:“做人不能太绝,要懂得给人留有余地。一个做贼的人,肯定是遇到了困境,否则也不会采取这样的下策。”正巧,盗贼听到了这番话,感到羞愧和感动,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觊觎花瓶,甚至暗中保护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错只是表面现象,只有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灾难。

善者不评

古语有云:“仁者不责,善者不评”。这句话表达了善者的境界。真正的善良,不会轻易对他人进行评价,因为口头上的评价往往欠缺考虑,有时还会伤害到别人。

有一位医生,准备开始为病人进行手术,但在拿起手术刀的那一刻,突然转身离开了手术室。看到这一幕,病人的家属焦急地喊道:“你要去哪里?怎么能丢下病人不管?如果有生命危险,你能承担得了责任吗?”然而,医生仍然没有回头,几分钟后匆忙返回手术室,顺利完成了手术。当病人逐渐恢复意识时,医生眼眶泛起泪水。

原来,医生的父亲在重症监护室里离世,他匆忙离开手术室只是为了见父亲最后一面。家属听后十分震惊,也深受触动,紧握着医生的双手表示歉意,也感谢医生的尽职尽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能随意对他人进行评价,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菜根谭》中讲:“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遇到问题时懂得退让,待人宽厚仁慈,才是有福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对待他人和事物,决定了结果的不同。智者不争,是因为他们有超脱俗世的格局,更懂得专注于自我。仁者不责,是因为他们胸怀广阔,能够躬行自省。善者不评,是因为他们懂得克制自己,以及悄无声息的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才能促进感情的升华和维持,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诸君共勉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