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的柯立芝繁荣
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的柯立芝繁荣
1923年至1929年的柯立芝繁荣,是美国历史上一段令人瞩目的经济黄金时期。这段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的历史,不仅见证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埋下了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伏笔。
经济重心的转变
19世纪中期,随着日本和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持续稳定的政治格局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送入了电气时代。世界经济中心由此从欧洲转向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美国着重于重工业与军工生产,随着战争结束,美国发了一笔不少的战争财,加上战争赔款,将自己从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战争结束后,美国将这笔钱投入到战争中的技术突破,很快,掀起了一股科技热潮:更新新的设备;扩大生产制造规模。
随之而来就是经济蓬勃发展。当时的美国有多恐怖呢?以1921年前后为例:
- 世界黄金储量一半都在美国;
- 电气化程度高达50%,也就是说有一半美国人可以用上电灯;
- 建筑行业投资在70亿美元,且之后几年都以6.7%的增长率增长;
- 1923年汽车产量为392万辆;
- 1923年钢材产量为4490万吨;
- 原油产量为9000万桶以上。
时任美国总统柯立芝称:美国人民已经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促使繁荣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当时欧洲才是主战场,美国远离欧洲,战火怎么都烧不到美国。美国搅这趟浑水,完全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论是军火生意,政治生意也好,都赚的盆满钵满。
当时的总统还是威尔逊(威大炮),他所考虑的就是,一战结束后,欧洲总的有个话事人,或者说带头大哥。美国出兵名义上“调停”,实际也为自己赚得了足够的政治利益。
标准化大生产的兴起
拿标准化生产举例子总离不开福特,没错,这篇文章也一样,福特汽车首次采用了流水作业和传送带作业法,调整好传送带速度,专业化岗位,每个工人只需要做一颗“螺丝钉”,就够了。当时福特汽车每小时产量为40辆。其他汽车工厂还停留在人工拼接时代。
主流消费方式的转变
接着上一条,生产效率过高必然导致企业有更多的商品库存,而工资短期内存在刚性,难以及时调整去促进消费,虽然对于未来的展望上看,工资必定是持续增长的。
但是厂家等不及,库存不去意味着资金链无法运转,因此这段时间大家都提倡赊账,借贷消费。
凡是奢侈品,耐用品的,都可以分期付款,借贷消费,赊账,或者捆绑销售,当时广告海报做的很创新,有手绘,有实体摄影,但目的都在于刺激消费。
柯立芝繁荣(1923年-1929年),别称咆哮的二十年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总统柯立芝任期内,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柯立芝繁荣表现为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革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空前加速,每年生产率增长近4%,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
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复苏
在柯立芝任职时候,(1923-1929),从1923年开始,国际贸易顺差为三亿七千五百万美元,1928年贸易顺差达到十多亿美元了,而出口的商品主要销往欧洲,拉美及加拿大。
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特别是汽车行业,美国将自己变成了汽车帝国。
繁荣下的隐患
虽然柯立芝执政期间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繁荣,但也为后续大萧条挖了不少坑,以下一些情况哦度能作为大萧条的原因。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涨幅严重脱钩
刚刚我们说了,不止在汽车行业,各行各业都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工资涨幅仅为2%左右,而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高于2%,这中间的差价也就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压榨剩余价值,也就严重的拉开了贫富差距,我们知道,财富过于集中并不利于促进消费,这也为未来“资本主义倒牛奶”的骚操作埋下伏笔。
分期付款,过度消费
刚也提到了奢侈品牌,为了促销,大肆宣传,提倡贷款消费,提前消费,而广告词和海报也凸显出消费奢侈品带来的奢华体验,拜金风气盛行,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描绘的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人们纵情享乐,人们利益熏心。
超前消费必定是带来巨额债务,花光明天的钱,那明天缺钱用的时候又哪里有钱呢?
股票泡沫
如同其他经济繁荣的时代一样,股票价格高涨是经济繁荣的体现,而过度繁荣的体现则是全民跟风炒股,当时美国人认为买股票就好了,还工作什么?天堂已经到来,完全无需工作,炒股即可赚得一切生活开销,人们茶余饭后谈论话题就是股市。
当经济出现问题,股市大幅波动,人们资产缩水,甚至破产,没有能力消费,到头来受损的还是企业。
经济结构不平衡
在柯立芝繁荣期间,美国将经济重心放在了金融,房地产,工业,忽视对农业的发展,当时农民的收入低的可怜,大批失业人口涌入城市,失业人口激增会更加加剧市场不平衡的问题。
当时美国人都沉静在繁荣之中,没有人去思考繁荣背后的事实,直到某一天泡沫破裂。
一场虚假的繁荣,终究是一场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