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热轧板卷能否迎来"金三银四"
东北热轧板卷能否迎来"金三银四"
春节过后,钢材市场逐步复工,部分下游产业开始复产,市场需求有望逐渐恢复。然而,由于春节时间较早,终端需求尚未启动,叠加东北地区的季节性特征,气候回暖较晚,施工旺季启动滞后,当前市场实际需求较为冷清,成交多为投机需求。节后东北热轧板卷价格呈现弱势震荡的趋势。随着传统"金三银四"即将来临,后期市场走势如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展望。
一、价格重心持续下移
从需求端来看,东北地区基建项目开工进度偏慢,专项债资金落地延迟,新项目增量不足,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需求持续萎缩,价格重心不断下移。截至2月24日,沈阳热轧板卷价格(4.7515006000mm)为3340元/吨,处于近几年来相对低位。目前东北热轧板卷市场处于低价弱需的负向循环,3月份会议临近,若后期利好政策刺激,或可触发补库需求。
二、冷热价差高位运行 区域价差收窄
当前,冷轧市场的需求正逐步趋于缓和。值得关注的是,车企方面正在积极开展促销活动,这一举措有望释放出前期一部分因观望补贴政策而被延迟的购车需求。基于此,预计在3月份,冷轧市场的相关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且持续的修复。
与此同时,热卷市场却面临着一定压力。热卷产量虽然在边际上出现了下降趋势,但从整体水平来看,依然维持在相对高位。并且,从海外市场方面分析,热卷市场的出口情况并不乐观,所能获得的出口支撑较为有限。在产量与出口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热卷价格的上行空间受到了明显的制约。
在冷热板材市场供需及价格的不同态势共同作用下,冷热价差目前呈现出高位运行的格局。
近期,沈阳与上海之间的价差呈现出持续收窄的态势,目前二者价差基本维持在80 - 100元/吨左右。在这样的价格差水平下,目前并不具备资源外流的条件,资源主要局限于本地的流通范围。由于季节性的客观因素影响,各类终端需求尚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相应地,本地市场的消费能力依旧显得较为薄弱。不过,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下游产业逐步恢复开工,需求转好,后期价格或有所支撑。
三、库存小幅增长 需求维持韧性
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全国热轧板卷社会库存为340.28万吨,周环比增0.75%,月环比增32.42%,年同比增3.37%;东北热轧板卷库存为21.35万吨,年同比降14.18%,处于相对低位。目前板材生产整体在高位保持平稳,需求虽有季节性下滑但稍好于往年同期。库存小幅增库,虽增长斜率不高。随着终端需求逐步释放,库存持续消化,整体压力尚可。
根据"百年建筑"调研及预测数据显示,我国区域基建投资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从区域表现来看,下阶段华东、西南、华南地区开复工进度预计将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区域资金到位率同比提升显著,显示出较强的项目推进动能;东北地区虽增速相对平缓,但仍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稳增长核心引擎的基建投资领域,在财政政策持续加码的支持下,全年有望保持温和增长趋势。特别是在"两新两重"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制造业相关行业维持良好发展势头,带动用钢需求保持较强韧性。
四、后市预测
整体来看,钢材即将进入传统旺季,需求持续好转,库存拐点隐现,钢价存在向上空间。然而煤焦价格持续下跌,铁矿石价格高企,钢厂复产积极性不足,叠加海外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消息,拖累钢价,使得钢材价格维持区间震荡行情。随着3月份会议临近,市场对于今年财政目标的炒作也会加剧,价格或有向上空间。但需要警惕的是,钢材市场目前的价格表现更多是受政策和预期的影响,实际需求能否持续增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实际需求面临市场的检验,钢材需求可能难以保持持续性,这将使得钢价再次面临向下调整的压力。因此,预计后期东北热轧板卷价格走势可能会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
本文原文来自Myst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