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领土为何缩水近一半?
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领土为何缩水近一半?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被誉为"承上启下"的统治者。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她的统治期间,唐朝的领土面积大幅缩水,几乎损失了一半。本文将从军事成就、领土控制和内政用人等方面,分析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国力的变化及其原因。
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显统治时期,唐朝达到了鼎盛。唐朝收复了西域和漠北,灭掉了高句丽,设置了安西大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和安东都护府,疆域达到近1200万平方公里。然而,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对外战争不断损兵折将,丢失了近一半的领土。
如果仅从国力衰落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在武则天退位后,唐朝迅速恢复了锐意进取的状态,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重新开疆拓土。短短十多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就收复了西域。这表明并非唐朝国力不足,而是武则天的统治存在问题。
在武则天全面掌权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西域的安西四镇全部沦陷,被吐蕃占领。更令人震惊的是,太宗朝时已被灭掉的东突厥和西突厥残部重新整合,卷土重来,甚至一度进犯到河北,与唐朝隔黄河对峙。这种局面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武则天统治时期在对外战争中的溃败,主要源于其权力之路的艰辛。作为一个女性且非皇族出身的统治者,她面临的敌人极为庞大。为了巩固权力,她不得不专注于内斗,导致许多名将贤臣被诛杀。例如,著名大将军程务挺因牵扯进徐敬业谋反案被杀,突厥人得知后甚至为其立庙祭祀。
在用人方面,武则天任人唯亲,不仅让武家子弟掌握重权,连她的面首如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人也手握大权,严重扰乱了朝纲。这导致朝廷无法正常运转,掌握实权的多是武家纨绔子弟,缺乏真才实干。即使是狄仁杰这样的老臣,以及宋璟、张说等未来的名臣,也被疏远或下狱。
综上所述,武则天虽然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权谋家,但她更擅长绝境中的政治斗争,而非治理国家。她的上位之路极为艰辛,阻力远大于任何男性统治者。因此,她能够成功夺权,却无力守住和开拓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