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南少林寺:千年古刹的历史与传奇
福建莆田南少林寺:千年古刹的历史与传奇
福建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下的南少林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1992年,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经考古证实,该遗址与史料记载的南少林寺高度吻合。
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寺区周围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等。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南少林寺
地理位置 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下林山村境内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少林览胜、九华叠翠、紫宵延福、澄湖锦碧、象峰雾海
始建时间 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
保护单位 入选第四届省非遗名录
寺院规模
南少林1986年,莆田市在西天尾镇北部层峦叠嶂中的九莲山麓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以及五口建造于北宋年间的大型花岗岩石槽残碑、石柱等,学者们从石槽长226 厘米、宽100厘米,槽旁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 字样,判断这是僧兵治疗伤病用的石槽,又从残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字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重达数千斤的宋代石槽,槽上刻有“当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推测此遗址可能是南少林寺遗址。
历史烟尘
南少林寺九莲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间盆地,居九莲山脉中段,地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山间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给,大本营离各个隘口不过数里之遥;且坡度平缓,如有军情,到隘口凭险据守不过片刻功夫。从地理形势上看,少林寺实在是个易守难攻的藏龙卧虎之地。
寺区周围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各寨遗址均存。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三、四十米颇为壮观的山涧瀑布。少林寺遗址正处在九莲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两万多平方米,十方丛林的气度可想而知。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莆田南少林寺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
巍峨壮观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他根据先辈叮嘱,暂定了林泉院即南少林寺,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莆田南少林寺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山门以及赵扑初题额的 “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壮观,金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