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黄金时代:从许冠杰到四大天王
香港乐坛黄金时代:从许冠杰到四大天王
粤语歌曲承载着许多人的青春记忆,从磁带到CD再到MP3,一首首经典旋律见证了香港乐坛的辉煌历程。从70年代许冠杰开创粤语流行歌曲时代,到80年代谭咏麟与张国荣的争霸,再到90年代四大天王的崛起,以及2000年代后的新秀们,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
70年代:一代歌神许冠杰
70年代之前,香港乐坛主要以英文歌和国语歌为主,粤语歌并不受欢迎。70年代初开始,以许冠杰为代表的歌手,逐渐开始唱一些粤语歌,除了许冠杰,徐小凤及温拿乐队等也开始崛起。
在他们的努力下,香港的乐坛开始真正成熟起来。许冠杰也被誉为香港当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的《半斤八两》、《浪子心声》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时代。可以说,是许冠杰把粤语流行起来。直到如今,他的《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将江湖的豪情与潇洒唱的淋漓尽致,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
图片来源:互联网
十大劲歌金曲奖:神仙打架
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随着电视剧的红火,它们的主题曲和插曲也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一些歌星也随着演唱电视主题曲而走红。比如郑少秋的《楚留香》、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关正杰的《万水千山纵横》、叶振棠的《霍元甲》、叶丽仪的《上海滩》……
1984年,TVB开始举办“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该颁奖典礼慢慢发展成为年度举足轻重的乐坛盛事,记录了无数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截止1989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奖”获奖最多的歌手就有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陈百强、林子祥、叶倩文、陈慧娴、林忆莲……
图片来源:互联网
80年代:谭咏麟与张国荣争霸
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由两大天王谭咏麟和张国荣双雄争霸。女歌手方面,梅艳芳一枝独秀,形象百变的她,领导香港潮流,舞台上造型大胆前卫,被称「百变天后」。
当年的报纸杂志,谭咏麟的名字总是占据头条。他的专辑《爱的根源》横扫各大唱片店,销量如火箭般直冲云霄。但张国荣也不甘示弱,一曲《风继续吹》,吹起了新潮音乐的旋风。再加上他的造型前卫,舞台表演惊艳,是不少年轻人的最爱。
从1981年开始,谭咏麟就已经是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常客,常常捧走"最受欢迎男歌星"的奖杯。而张国荣从1984年开始,也在十大劲歌金曲的颁奖典礼上闪耀,那首《monica》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这场争霸战,不仅是两个人的较量,更是两种音乐风格的碰撞。两人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90年代:四大天王的天下
踏入90年代,随着谭张退出歌坛,香港乐坛经历改朝换代,香港突然掀起一股BAND热潮,一批乐队横空出世,其中包括黄家驹的BEYOND乐队、草蜢、太极、达明一派,相比之下,BEYOND乐队的影响最为深远,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最爱。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其中《真的爱你》、《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等作品依然是大家在KTV必点的曲目。
图片来源:互联网
1992年,刘德华、黎明、张学友、郭富城崛起,四人号称「四大天王」,影响力迅速波及亚洲,他们瓜分了90年代香港各大乐坛颁奖典礼的奖项。女歌手方面,梅艳芳于90年宣布不再领取任何音乐奖项,令叶倩文、王菲、郑秀文在90年代形成「三后鼎立」的局面。
00年代:后浪推前浪,浪潮汹涌
进入2000年的香港乐坛,风云变幻更迭,亦是群星闪耀时,一批生机勃勃的新秀争先恐后崭露头角。当时,香港新生代男歌手中最出类拔萃的两位非谢霆锋和陈奕迅莫属,两人的比拼颇有当年谭张争霸之势。
陈奕迅凭借自身唱功,推出了《人来人往》、《明年今日》、《葡萄成熟时》、《富士山下》,他在乐坛的地位已无需多说。而谢霆锋一开始走的是硬式流行摇滚的路线,圈粉无数,但之后他将更多时间放在拍电影上。
图片来源:互联网
那时的香港乐坛足以滔滔不绝讲上三天三夜:郑秀文动感的电音歌曲《眉飞色舞》和《独一无二》让她登顶国民女歌手;钟欣潼与蔡卓妍,两个颜值爆表的少女签约英皇组成Twins,成为了21岁就在红磡开演唱会的英皇宠儿;同一时期英皇也热捧容祖儿,她凭借《我的骄傲》成为乐坛天后……
2000年中后期,香港乐坛开启了古巨基、陈奕迅和容祖儿的“古陈容”时代。此后不少实力派和创作歌手涌现,如卫兰、方大同、王菀之、泳儿、吴雨霏、陈柏宇等等。
如今,光阴穿堂而过,经典的金曲依然在传唱,唯独时过境迁。再回首,有人已经淡别歌坛,也有人永远的离开,感慨之余,还是很庆幸能留下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这不仅是几代人记忆中的青春见证,也代表了香港乐坛的最高成就。从始至终,这些好声音不曾离开我们,在期待粤语歌曲重现昨日辉煌时,我们也希望有一些新的声音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