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能安心吃吗?食物保存的关键10问
隔夜菜能安心吃吗?食物保存的关键10问
许多家庭主妇习惯将冰箱塞得满满的,生熟食不分,还常翻出过期许久的食物等,这些都是食物储存的大忌,也是家人健康的隐患,该如何做好家中食物的管理?
冰箱的食物若要安全,必须定期整理、清洁冰箱环境与注意保存期限。(图片来 源:iStock)
今年3月初爆发宝林茶室苯并芘食品中毒事件,造成6人死亡、多人住院。而后各地食安事件频传,引发民众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焦虑。不过地雷不只是在外食餐厅,家中食物的处理与保存若没确实,也可能会造成肠胃的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台湾位处闷热的亚热带,夏日炎炎,如何做好食物保存、安心带便当,以下是家户食品管理的关键10问。
Q1:食物放在冰箱储存可以存放多久?
冰箱虽然可以延长食物保存,但不可能永久不坏。冷藏库与冷冻库的保存期限大致如下:
冷藏库(温度介于0~7℃):一般的生鲜肉品放在温度控制稳定的冷藏库中,可放置3~7天;而若是大锅菜如炖肉、咖喱等,则建议煮完即分装储存,并在2~3天内用完,若预估在短期内不会吃完的部分,可先冰到冷冻库。
冷冻库(温度在-18℃以下):冷冻库的温度虽然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降低酵素的活性,但仍建议尽快使用完。完整包装的生肉或海鲜放在冷冻库中大约可以存放3~6个月;若是自制的餐点冷冻则建议在2~3个月内用完,最多不超过半年。当冷冻肉品需要解冻时,最建议前一天放到冷藏解冻,并于2~7天内用完,若是放在流动水下解冻,则当天一定要用完。
使用冰箱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 定期整理、清洁:食材可能会有脏污、血水流出残留冰箱,需定期清理。
- 冰箱存放食物以6~8分满为原则:由于冰箱是用流动的风来降温,因此需要保留一定的空间让冰箱内可以循环。
- 先进先出:先购买的生鲜食材可先放在较醒目的前方,不过若是有保存期限的产品,则依照保存期限先后顺序置放,效期快到的食品放前面、尽速用完。
Q2:夏天如何采购生鲜才安全?
夏天在外采购时,建议携带保冰袋,并于结账前再去选购需要冷藏或冷冻的商品,例如肉品、海鲜或其他需冷藏的鲜奶、鸡蛋等,挑选后先将这些冷藏或冷冻的商品放入保冰袋再去结账,尽量维持商品的低温直到返家,返家后则立刻冰入冰箱,从货架到冰箱的这段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以确保细菌不孳生。
Q3:夏天的凉拌菜适合放过夜吗?
夏天常常制作的凉拌菜,由于不太会再加热食用,建议当餐吃完;除非是运用盐、糖或醋腌渍的凉拌菜,由于大量的盐、糖可以透过降低食品的水活性抑止多数细菌增长,若想要冷藏隔餐再食用,可于制作好时就先以小份量分装好放进冰箱保存,但也须尽速吃完。
Q4:隔夜菜是否有致癌疑虑?
近年常有网络传言指出,隔夜菜里面深绿色蔬菜会产生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有致癌风险,切勿食用。这是真的吗?
深绿色蔬菜在生长时会吸收土壤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但只要买回家后储存合宜、备料时充分洗涤蔬菜,多数的硝酸盐就会随着水流洗掉,再经过烹煮又会减少一些,残留在蔬菜上的含量并不多。而亚硝酸盐若与蛋白质中的胺相互作用,才会有“可能”产生对身体有害处的“亚硝胺”,不过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与E也可阻断亚硝胺的反应,民众不必多虑。
目前对于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亚硝胺的作用,都是动物实验或科学实验与推论,实际上食物进到胃里如何作用并不可知、也无法实验,人 体证据不足,因此尚无定论。如果民众真的担心,有些菜色会将青菜与肉类、海鲜一同烹调,这类餐点建议当餐吃完;想要带便当的民众,只要妥善储存与复热,未必需要避 开绿色蔬菜,更何況蔬菜还有其他的营养价值如维生素与植化素。
Q5:米、面、面粉等如何保存?
尚未开封过的食材,如米、面食、罐头、调味料或者其他干货,建议储放在阴凉、太阳不会直射的地方,而湿度建议控制在50~60%间。如果较大份量的五谷杂粮、米、面条、面粉等,则建议拆封后密封冷藏保存,并尽快用完为佳。
Q6:哪些菜不适合留存或放便当?
多数的食材与餐点其实都适合制作成便当,但切记食材需要新鲜。如果使用不新鲜的海鲜如鯖鱼、秋刀鱼、鮪鱼等因富含组胺酸,不当的保存会受到细菌作用而转变成组织胺,这时可能容易诱发过敏。如果食材新鲜,储存方式合宜与复热温度够,海鲜也能带便当。
冰箱别放到这么满,最多存放6~8分满,冷气才能有效率循坏。(图片来 源:iStock)
Q7:复热是否会造成营养流失?
随着食物或食材的保存期限拉长,这些营养素本来就会逐渐下降。不过3大营养素如醣类、脂肪、蛋白质并不会因为加热多次就消失,反而是蔬果中的维生素C较容易在加热过程中流失,不过只要额外再补充其他的蔬果就可以补足。
Q8:隔夜菜如何复热?
隔夜菜要复热时,不管是哪一种复热方法,中心温度须达到70℃以上才能有效的杀菌,不过一般民众家里通常没有探针型温度计,在复热时可以将餐点摊平,或者复热久一点,要看到食物冒烟或沸腾,若是较为浓稠的菜色或汤品,有时中心较难加热到,则建议边搅拌边复热,让整体温度达标。
Q9:便当、剩菜该热腾腾放冰箱还是放凉后才放冰箱?
若煮得多想要留菜或者想准备便当的民众,建议在刚烹调完、尚未用餐前,将想打包的份量或便当分装好,让餐点还在安全温度(60℃以上)时就密封送入冰箱,避免将便当置放在不安全的温度范围太久,孳生细菌;若是刚煮好的滚燙菜色,又担心冰箱效率不佳,则可稍微降温,但也是建议在安全温度的范围内分装好冷藏或冷冻,冷藏的份量建议在2~3天内用完,冷冻则建议在2~3个月内用完。
特别要注意高淀粉的食物如米饭或马铃薯,有些民众习惯将米饭放在电锅中保温或常温置放,甚至放隔夜,但米饭长时间在不安全的温度带(7~60℃),容易造成细菌如仙人掌杆菌的滋生,若加热不完全、时间不够长,很可能引发呕吐或腹泻的症状,因此也是建议多余的份量尽早送入冰箱避免细菌孳生。
Q10:食物过了有效期限还能吃吗?有效期限跟赏味期限有什么不同?
国人很喜欢去日本旅游,常带回日本的点心,会注意到日本与台湾的效期标示方法不一样。台湾是用“有效期限”与“保存期限”,日本则是用“赏味期限”,两者的意义不同。台湾的有效期限是在建议的储存条件下,在○年○月○年日以前吃,食物不会变质;保存期限是同样意义,只是以期间表 达,如○年。
赏味期限意指,在这个时间点前吃,食物的口感、风味与品质是最好的,过了不代表会变质,但味道可能会有变化。因此仍建议尽量在有效期限内把产品吃完较安全。
原文出处:健康刊物 | 隔夜菜能安心吃吗? 食物保存的關鍵1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