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详解塑料注塑成型中熔接线问题的解决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详解塑料注塑成型中熔接线问题的解决方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mpe360.com/p/30654

熔接线是塑料注塑成型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之一,不仅影响制品外观,还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本文通过一个汽车装饰板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改变浇口位置和开设溢料井等方法来改善熔接线问题,为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塑料注塑成型中,经常会遭遇到熔接线问题。

又出现熔接线了,啊啊啊!!!

熔接线的产生机制

注射成型过程中,采用多浇口或制品上存在孔洞、嵌件以及制品厚度尺寸变化较大时,塑料熔体在模具内会发生两个方向以上的流动,当两股熔体相遇时,就会在制品中形成熔接线。

熔接线实例

熔接线属制品上的薄弱区,不但影响制品外观更引起力学性能下降,令设计师非常头痛。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际应用案例!

以某汽车装饰板为例来说明如何改善制品熔接线问题。制件选择塑可丽TM材质,进胶方式采用两点热流道转侧浇口进胶,两个浇口同时进胶。由于制件中心有孔类结构,采用两点进胶,利用Moldflow分析发现在孔周围产生两条熔接线。

两个浇口同时开启后,由于中间的孔洞结构必然产生两条熔接线!

解决熔接线问题的关键

根据熔接线产生机制,可以采用改变浇口位置,进而改变熔体流动方向,避免熔体汇合来解决。如果熔体汇合无法避免,则可以通过调整熔体汇合角度来提高熔接线的品质。调整汇合角度一般可以通过修改汇合区域的壁厚,增加溢料井来解决。

“熔接角是解决熔接线的关键!”

熔体相遇时,熔接角度越大,熔体熔接品质越好,当熔接角度达到120°~150°时,熔接线消失。

熔体流动前沿为喷泉流,在两股熔体相遇位置会导致聚合物分子沿厚度方向取向,降低制件的强度。

两股熔体第一次相遇后,相遇点的前和后流动完全不同,相遇点后面的熔体将停止流动,而前面的熔体将随着充填过程继续流动,流动方向也逐渐改变为充填方向。在相遇点后的不流动区域,分子沿厚度方向的取向被冻结;在相遇点前的区域,由于熔体流动,聚合物分子沿厚度方向取向较弱,而且分子有较强的解取向能力。

熔接角增大时,一方面不流动区域减少,另一方面两股相向的熔体很快地变成流向相同,因此熔接线品质会提升。

具体解决方案

改浇口、进胶,先消除一条熔接线

针对上述案例汽车饰板上的熔接线问题,现场通过调整工艺无法彻底改善表面熔接线,考虑更改模具结构:在制件开孔中间位置增加一个浇口,两侧浇口改为延迟进胶。

利用Moldflow进行分析,发现熔接线确实消除了一条。

那么问题来了,还剩下一条熔接线该怎么办呢?

开设溢料井,改善另外一条

增加浇口后熔接线只剩一条,这条熔接线不能通过改变浇口位置来解决,因此从增大熔接角的思路出发,在熔接线位置处开设溢料井。

Moldflow分析发现熔体前沿汇合角度变大,汇合角度越大,熔体熔接品质越好,开设溢料井达到了改善熔接线的目标。

开设溢料井为什么会使熔体汇合角度变大呢?

如下图所示,开设溢料井后,b区域容积增大,熔体沿X方向流动速度减小,而a区域熔体速度变化不大,因此造成a、b区域的速度差值变大,进而增大了熔体汇合角度,起到改善熔接线的目的。

总结

上述解决方案在实际中也得到有效验证哦!

该案例利用“少产生+大熔接角”的组合方法,有效解决熔接线问题,提升制品品质!

利用Moldflow软件对注塑成型中对熔体前沿位置的预测,验证了解决熔接线问题的思路。通过增加浇口改变熔体流动方向,开设溢料井增大熔接角,熔接线被消除或优化,注塑制件的品质得到提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