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成都二诊时间公布!附往年划线解读、新高考赋分规则
2025高考成都二诊时间公布!附往年划线解读、新高考赋分规则
2025年成都市高三二诊考试将于3月10日至12日举行。除了关注考试时间,了解往年的划线情况和新高考赋分规则同样重要。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2021届至2024届成都高三二诊的划线情况,并介绍2025年四川新高考的赋分规则,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高考。
一、2025高考成都二诊时间公布
根据成都市教科院通知,2025年成都高三二诊考试时间为3月10日至12日,具体科目安排如下:
3月10日:语文(9:00-11:30)、数学(15:00-17:00)
3月11日:物理/历史(9:00-10:15)、外语(15:00-17:00)
3月12日:化学(8:30-9:45)、地理(11:00-12:15)、政治(14:30-15:45)、生物(17:00-18:15)
考试范围覆盖各学科必修及选择性必修内容,考生需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系统复习(如语文重点为现代文阅读、写作;数学涵盖函数、概率统计等)。
二、成都二诊往年划线解读
2025年二诊分数线尚未公布,但可参考2024年成都二诊划线数据:
理科:一本线435分,二本线355分
文科:一本线480分,二本线415分
需注意,分数线受试题难度、考生人数等因素影响,仅作参考。二诊成绩可帮助考生定位薄弱学科,调整复习策略。
2021-2024成都二诊分数划线对比
1、理科
理科
时间 2024届 2023届 2022届 2021届
高线 435 480 460 460
上线人数 24831 23685 24020 21358
上线率 53.50% 54.8% 57.2% 57.1%
高考一本线 — 520 615 521
差值 — -40 -55 -61
中线 355 385 365 375
上线人数 39352 37493 37210 33621
上线率 84.80% 86.8% 88.7% 89.9%
高考本科线 — 433 426 430
线差值 — -48 -61 -55
从2021届到2024届,高线分数在435分-480分之间波动。比如2023届高线是480分,而2024届则降至435分。上线人数从2021届的21358人到2024届的24831人,呈上升趋势。上线率在53.50%-57.2%之间。和当年高考一本线相比,差值在-40到-61分不等,这说明二诊的高线和最终高考一本线有一定差距,但可以作为同学们大致的参考。
中线方面,分数在355分-385分之间,上线人数逐年增加,上线率在84.80%-89.9%。与高考本科线的差值在-48到-61分左右。
2、文科
文科
时间 2024届 2023届 2022届 2021届
高线 480 510 510 495
上线人数 5180 5385 5421 5404
上线率 24.7% 25.50% 25.3% 27.3%
高考一本线 — 527 538 541
差值 — -17 -28 -46
中线 415 425 425 415
上线人数 12104 12486 12812 13173
上线率 57.80% 59.2% 60.0% 66.5%
高考本科线 — 458 一466 474
线差值 — -33 -41 -59
高线分数在480分-510分之间,上线人数在5180人-5421人之间,上线率在24.7%-27.3%。和高考一本线差值在-17到-46分。
中线分数在415分-425分,上线人数在12104人-13173人,上线率在57.80%-66.5%。和高考本科线差值在-33到-59分。
总的来说,成都二诊的划线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在全市的大致位置,判断自己距离一本线和本科线的差距,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三、2025四川新高考赋分规则全解析
四川2025年首次实行“3+1+2”新高考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具体规则如下:
1、赋分科目及原因
原始分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 物理/历史(各100分)。
赋分科目:再选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满分各100分)。
赋分原因:不同学科难度和考生群体差异大,直接相加原始分不公平。赋分通过排名转换确保分数可比性。
2、等级划分与分数区间
考生按单科卷面分全省排名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比例 赋分区间
A 前15% 100-86
B 35% 85-71
C 35% 70-56
D 13% 55-41
E 后2% 40-30
3、赋分计算公式
转换公式为:
- :考生所在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下限、上限
- :对应等级的赋分区间下限、上限
- 𝑌:考生原始分,𝑇:转换后的赋分成绩
- 案例:某考生化学卷面分77分,排名B等级(原始分区间80-64,赋分区间85-71):
可见,赋分后成绩可能与原始分不同,但全省排名不变。
四、新高考赋分制下的备考建议
关注学科排名而非绝对分数:赋分制下,分数高低取决于同科考生水平,需提升单科竞争力。
合理选科策略:结合兴趣、学科优势及赋分规则,避免扎堆“易拿高分”科目(如地理竞争可能更激烈)。
强化薄弱环节:二诊后针对错题查漏补缺,尤其重视高频考点(如数学的函数与几何、英语的阅读理解)。
模拟志愿填报:参考往年分数线时,结合自身成绩波动,提前规划院校及专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