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低调孤僻,默默无闻的公务员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低调孤僻,默默无闻的公务员
《明朝那些事儿》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历史读物,其作者石悦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文笔,将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有趣。那么,这位创造了畅销书奇迹的作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06年3月的某天,在天涯社区旗下的“煮酒论史”论坛,有一个叫“就是这样吗”的ID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他发了一篇名为《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的帖子,没想到竟然一“史”惊起千层浪,甚至后来引发了论坛中一系列“腥风血雨”的事件。
“就是这样吗”后来他把在论坛写的明史帖子,都统统整合了起来,直接找人出版了,书名就叫《明朝那些事》,而作者名他用的是自己当时的论坛ID——当年明月。
而当时煮酒论坛的那件事,最后被人称之为“当年明月事件”。
从小就喜欢历史,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1979年10月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他的父亲也非常喜欢读史书,而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去书店。
受到父亲的影响,石悦也开始对史书感兴趣了,5岁那年他跟父亲要了一套《中华上下五千年》。
那本书当时售价五块六,而他的父亲一个月工资30,辛辛苦苦一个月只够买五套,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他买了一套。
这套意义非凡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可以说陪伴了石悦整个童年。
他在上中学前,就已经把这套书读了十二遍,平均下来一年能读一遍还多,足以可见他对这套书以及历史的狂热程度。
而且他对历史的涉猎不止于此,十一岁后对于历史的渴求让他开始阅读更多的史书,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些自不用说。
他主要还对明清时期,尤其“明朝那些事儿”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又读了《明通鉴》、《明实录》、《明汇典》、《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他的脑海中也逐渐构筑起“自己的明史”。
众所周知,明朝的勾心斗角、荒诞诡谲,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能也找不出来几个对手。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过他可能也没有猜到后面会有个明朝,要不可能会加上一句“以明史为鉴,可以知人心”。
而正是明朝发生的那些权谋与争斗,深深地吸引着年幼的石悦,让他对那个陌生的朝代越来越感兴趣。
他甚至想去明朝体验下,这也为他之后写作时的通俗易懂奠定了基础,毕竟只有作者用心为自己搭建一个“乐园”,才能吸引到读者走进他的“乐园”。
看起来毫无特点的他,却是个内藏乾坤的“低调人”
可能因为石悦总喜欢捧着史书看得入迷吧,所以他成名前给周边人的印象,一直都没有什么“特点”,甚至有些人会觉得他“无趣”。
他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看史书。而到了休闲时间,别人都喜欢谈个恋爱或者一起去哪玩,可石悦的休闲时间基本也都用来读史书了,所以导致他的朋友并不多。
如果别人的青春期是青苹果,那他的可能会被“青苹果们”觉得是馒头,因为他相对来说是在是有些平淡,但是对他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史书更有趣的?
所以可能石悦的时间,花得更有价值,因为他不光得到了快乐,而且还汲取了大量能伴随自己一生的知识。
高中看似波澜不惊的石悦,成功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所选的专业不是历史方面的,而是法律专业。
他选择法律系的原因也很“现实”,他的原因是:“历史毕业生不好找工作”
虽然“为了生计”他选择了法律专业,但是他对历史的热爱依旧没有消退。大学期间他的生活依旧“平淡”。
课余时间有些同学也会跑出校门或者打球啥的,但他依然选择在图书馆或者书店读书,有时甚至会逃课跑图书馆看一天书,但是他的成绩也一直没有掉队。
时间很快就到毕业季了,大学期间石悦的成绩虽然不能说很好,但是他对于历史的了解程度可以说在学校里屈指可数了。
但是毕业就要面临找工作这件大事,而出身于公职家庭的石悦,其实一直都想当公务员。所以在2000年7月毕业后,他就成功任职于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
进入社会的石悦,依旧没有因为工作等原因放下书本,反而经常会把工作处理完后,就开始继续抱着书看。
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应酬,平常话也不多,就喜欢一个人抱着个书看得投入。所以他在单位,也没有交到太多朋友,甚至有些同事觉得他有些“怪”。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这个“怪同事”看起来普普通通,可肚子里装的历史书他们可能一生都不会读完。
一篇帖子引发的“血案”
在长期以及大量阅读史书后,石悦逐渐也不满足于只做个“看客”了,他想做个“说书人”,他要把自己脑海里的历史,讲述给更多人。
他平常也会通过网络和志同道合的人讨论,当时天涯论坛异常火爆,旗下的煮酒论史论坛每天更是有不少历史爱好者在其中讨论、争论、辩论。
石悦发现这里就是自己心中的舞台啊!在这里,他可以把自己的历史观分享给论坛里的各位。
当时在论坛中,明史有着比较高的热度,正好石悦也对明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了解,所以心痒难耐的他,终于下定决心写篇讲明史的帖子。
于是,在2006年3月的某天,石悦以“就是这样吗”为名,编辑了一篇帖子,名字就叫《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熟读史书的他,自然也知道史书的一些“弊端”:比如有些语句晦涩难懂,而且只是单纯地在陈述一件事。
所以读起来多少会觉得不够生动,甚至连着读久还会觉得累。所以这次石悦准备换个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像讲故事一样说明史。
这篇帖子一经发出,很快就有人互动了,而且人数越来越多。当时人们没有怎么见过这种写法,跟看小说似的,越来越入迷,很快就把帖子看完了,而且意犹未尽,让“就是这样吗”继续写下去。
第一次见这么多人喜欢自己,石悦也挺吃惊的,一向因为沉默寡言而没有多少朋友的他,此刻却在网上一下就找到了这么多朋友,这也让他更有动力了。
此后他一直坚持更新,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和喜爱。
但是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在5月19号这天,已经改名“当年明月”的石悦帖子即将突破百万点击。
可这时关于他“弄虚作假”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为首的两个,是同样在论坛比较有名的写手:赫连勃勃大王和歌痕。
这两个人看到“当年明月”在论坛短短三四个月就已然爆火,心里说不嫉妒是假的,于是带头质疑当年明月的点击量造假了。
而且有些不喜欢“当年明月”的人,成群结队在帖子里刷屏,甚至发出令人不适的图片。对这种行为,版主反而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甚至没有及时约束过分的人,导致当时论坛氛围越来越糟糕。
不过还是有明眼人在激浊扬清,论坛里有技术方面的高手,经过他们的计算分析。
“当年明月”没有造假,每天只要有四五千个网友点击几下,连着不出两个月,就能够轻松得到百万点击量,从侧面也说明了“当年明月”在论坛的受欢迎程度及影响力。
不过最后遗憾的是,由于愈加混乱的论坛环境,石悦选择带着“当年明月”这个ID,转战他处。
那个时候新浪博客也比较火,连不少明星也在玩,而且博客更像是自己的“小天地”。
虽然到了新环境初来乍到,但地不熟人熟,因为他的身后跟着大量当初在论坛吸引的读者,而他开通博客仅一个月左右,点击量就再次达到了百万级,甚至后来超过了250万。
这下所有人都真真正正的明白,“当年明月”有足够的实力做到这种程度,根本就不需要造假。
从业余写手转为畅销书作家
随着石悦的持续创作,他也在考虑自己写过的这些文章,整合起来出本书。以前也只是在看明史书,但是现在,他也想写出“属于自己”的明史书。
于是在同年的9月,由中国友谊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明朝那些事儿》。当时在各大书店一经推出,很快就被“抢”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