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行李涨价,快托运不起了
飞机行李涨价,快托运不起了
随着航空公司托运行李收费的普遍化,乘客在出行时需要更加关注机票的行李额度和相关费用。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了航空公司托运行李收费的原因、影响以及乘客的反应,揭示了航空公司在增加辅营收入的同时,也给乘客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和焦虑。
一、航空公司托运行李收费引发乘客不满
前几天,在首都机场值机时,一些乘客在国航柜台前翻箱倒柜地重组行李,场面蔚为壮观。经了解,原来是国航北京清迈这条航线最便宜的那档机票没有行李托运额度了,而很多乘客买票时没有注意,导致值机时被迫减轻托运行李重量。
社交媒体上,有人吐槽国航App上购买的往返机票居然都不带行李额;也有人“随机应变”,通过购买美联航的星空联盟金卡来规避费用,却反被网友嘲讽买到假卡。
不止国航,东航、海南航空等国内老牌航司也纷纷跟进,就连国际长途航线都开始收取行李托运费,这对于习惯了一件23KG-30KG免费托运行李额度的旅客无异于一记暴击。
事实上,托运行李收费这事,在国外也是骂声一片。今年2月底,美联航、美国航空和捷蓝航空提高了行李托运价格,与提前在网上托运行李相比,如果顾客在机场或临近起飞时间托运行李,他们每家都会向乘客收取更高费用。
二、航空公司通过“辅营收入”持续增收
对于乘客来说,有个让人很不爽的扎心事实是,相比旅游服务其他领域,航空公司这门生意几乎从问世以来,就是通过持续给用户制造痛点来攫取更大利润。
曾经,旅客乘坐飞机无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即可托运行李。2008 年,随着燃油价格飙升,那些廉价航空公司首先引入行李费。现如今,行李费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又是一大笔唾手可得的“辅营收入”。
仅美国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9个月,美国航空公司的行李费收入超过54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25%。
航空公司辩称,劳动力和燃油等成本上升是他们最大的开支,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提高托运行李收费。但托运行李的成本到底是多少?航空公司的“行李暴利”又是否有迹可循。
2017年,一位“精于算计”的底特律自由报记者通过美国航空公司报告中提到的托运行李成本,从而分析得出一件行李会额外消耗2美元燃油(不含人力成本)。彼时,美国航空的一件行李托运费是30美元,额外行李利润可想而知。
三、航空公司收费系统令人困惑
航空公司的收费系统也常常令人困惑。时至今日,有多少国内旅客清楚“基础经济舱”和“全价经济舱”的区别?各家航司的提供的服务标准又不尽相同,需要乘客自己睁大眼睛看清每一个条款,以防止踩雷。
虽然我们都在骂国内航空也开始学习外航“行李收费”这事,但是肉眼可见,欧美国家的经济舱标准“更低”,参见国外瑞安航空、EasyJet打印登机牌也要收费,个人感觉这项收费服务引进到国内也不会太久了。
2022年9月,美国白宫和交通部宣布了一项拟议的新规则,要求航空公司和在线旅游网站提前披露机票全部费用,必须详细说明与孩子坐在一起、取消航班或托运行李等额外费用。
而国内社交媒体上对航空公司和OTA的吐槽也不乏“收费不透明”、“条款不清晰”,导致现场购买行李被收取高价费用。
航空公司“这一刀”宰得确实容易,但是国内比欧美强的一点是高铁四通八达,若航司一再“任性”,高铁的竞争力就会在无形中加强,所以你看国内航线上国航、东航就不敢太“ZUO”。
而国际航班上,随着越来越多航司开始“巧立名目”收费,一些简化用户使用痛感、收费透明的航司会受到更多欢迎。前段时间,朋友搭乘新加坡航空时,看见经济舱也有两件23公斤行李可以托运,瞬间感觉赚到了,关键上了飞机注册会员还有免费Wifi,这种满足感恰恰是那些“行李收费”同行衬托出来的。
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