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胡塞尔现象学6:意向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胡塞尔现象学6:意向性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0/16/73424346_1137165268.shtml

现象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运动之一,而胡塞尔被公认为现象学的创始人。在他的现象学体系中,"意向性"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揭示了意识活动的本质特征。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概念,帮助读者理解现象学的基本原理。

先验自我

在讨论了那么多的现象学概念后,我们这次终于谈到了意向性这个最重要的概念。也许当年布伦塔洛在教胡塞尔意向性这个概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在他学生面前仅仅只是讲解了一个普通的心理学概念,却引出了两千多年以来,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现象学方法。

之前我们谈到,先验还原到最后,达到了一个明证性的纯粹意识领域,而在这个纯粹意识领域里面,有的只是各种形式的意识活动和体验活动。而各种意识活动都具有一种本质结构。这个本质结构就是意向性结构。

那么意向性结构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意向性结构就像是一个箭头,它有一个出发点和一个指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先验自我。这个先验自我是所有意向活动的共同极,为什么叫先验自我呢?之前我们不是已经将各种经验主义全部悬搁了嘛,那么现在剩下的就都是先于经验的,也就是先验的。

但我们要注意一点,这个先验自我并不是人类的自我。胡塞尔强调还原,希望达到一个最明证性的领域,在他眼中,如果这个先验自我是属于人类的话,那么必然带有人的主观性。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在人的眼中的世界并不等于在其他动物眼中的世界。所以胡塞尔提出的这个先验自我是超越了人的自我,将人的主观性也悬搁了起来。

意识活动与意识

讲完了意向性的出发点,那么就到了意向性的指向点。不同于出发点的同一性,指向点是各种各样的。各种意向性结构的指向点其实是各种意向对象。对于这个意识对象和意识的关系,胡塞尔认为我们的意识其实都是指向对象的,而意识对象没有指向性,只能被指向。但如果没有意识对象的话,我们的意识也无法展现。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把那个纯粹的意识领域当成一个容器,它本来与外在世界并没有关系,但如果被外在世界因果性的影响了,它才会与世界建立联系。也就是说当且仅当意识对象因果性的影响了我的意识状态之后,才能说我的意识状态指向了对象。

在意向性的这个结构之中,意向对象可以改变,意向内容也能变,不变的只有意向性的结构。当然,具有意向性结构的意向性活动也有不同的形式,胡塞尔专门将意识活动的形式分成了三类,分别是情感性,表象性和判断性。而一个意识活动方式可以指向一个或多个对象,一个对象也可以被不同的方式所指向。就连指向对象的角度也是可以改变的。

这其实就有点向射箭一样,我们可以一次射一箭,指向一个目标。也可以一口气射五支箭指向不同的对象或者只是单纯的射一个目标的不同方面。我们甚至可以多来几个人,射向不同目标或是射向同一个都是可以的。而这就是意识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意向内容

当我们的意识活动指向对象的时候,其实也形成了意向性内容。或者换句话来说,胡塞尔其实是把意向性对象归于意向性内容里面了的。意向内容本身也是一个构成性的结构。胡塞尔用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术语将意向内容表达为三个方面:意向内容不变的极,意向内容的内核,意向内容的晕圈。其中,意向内容不变的极是指在意向行为所关涉的“对象本身”,简单来说就是某个东西。而意向内容的内核则是指在意向行为中当下实际指向的关于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的意义规定性,是意向行为中明亮的部分,在时间上表现为现在。而意向内容的晕圈则是指意向行为内核当下显现的过程中潜在的,附带地指向对象事物的周围领域或边缘领域。作为意向内容的构成部分,其时间性特征表现为过去性和将来性。

这三个方面应该这么理解呢?让我们举一个现实世界经常发生的事来了解一下吧。假如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叫张三。当我在想到他的时候,这个张三代表的不是我和他发生的某个单一的事情,而是从我和他认识之后到现在的一种串联起一切的存在,是联系所有不同事情上的同一体。这就有点像烧烤上的棍子,把肉都吃掉了,那这个棍子也就不叫烧烤了,同样的,如果把张三和我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比如一起喝酒吃烧烤,一起翻墙去网吧这些事情都去掉,那这个张三也不是我意识中的那个张三了。

意向对象

谈完意向内容,再让我们回过头看一下意向对象。胡塞尔提出的这个意向对象其实并不局限于外在的现实世界,我们幻想的也可以,就比如我们幻想一个独角兽,那这个独角兽也是一个意识对象。

除此之外,胡塞尔还认为,我们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能力,能把那些意识流中的实际材料归于一个意识对象。还记得我们在谈相信为真的时候举的例子吗: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三个面却会认为那三个面就是桌子?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意识把我们之前的经验材料和我们现在经验到的合在一起进行加工和整合,形成桌子这个意识对象。桌子是我们的意向对象,其他的东西也可以是,那么这个世界也可以是一种意向性的存在,是意向构成物,只具有相对的存在意义。

桌子

谈到这,我们其实就可以发现,胡塞尔通过他的现象学还原和意向性解决了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问题,但是他的这个回答却又陷入了唯我论的困境。具体他是如何解决这个唯我论困境的呢?让我们下次再来详细了解一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